plant
校级研究所--“生态景观修复与规划设计研究所” 生态景观修复与规划设计研究所以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主要从事废弃矿山、旧厂址和湖泊湿地重建利用的生态规划,公园、居住区、厂区、校园等景观设计,酒店、办公楼等室内环境设计,农业园区规划,生态旅游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所立足长株潭地区,服务全省的景观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业,与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英语:China Plants Database),或作中国植物名称数据库(Chinese Plant Names Index,缩写作CPNI[1]:401-40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建设的植物数据库[1][2]。数据库依照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数据库》中“参考型数据库建设标准规范”而建立[1]:401-402[3];其内容以 《中国植物志》及其英文版的对等版本《Flora of China》为基础数据来源[1]:401,为处身中国境内的植物物种名称标识及其相关的分类等级提供“唯一合法学名”[4]。
何祖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功能基因和信号途径互作。主要从事研究水稻和拟南芥抗病调控基因的克隆与信号转导;研究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抗病信号途径;植物抗病反应(SA途径)与发育(GA和auxin)信号的cross-talk;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学;植物新的GA途径与性状发育的调控
作者: 出处:通知公告网发布时间:2022-11-02浏览次数:528 崔海涛,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免疫研究中心教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抗病反应的信号传导和病原菌效应蛋白致病分子机制,在植物抗性基因介导的免疫反应和病原细菌效应蛋白的毒性机理研究中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结合转录组、蛋白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系统开展了水稻免疫机理研究,解析水稻抗病分子机制;同时,开展了对甘蔗黑穗病菌效应蛋白的致病分子机理研究,解析甘蔗黑穗病菌的致病机制。近年来,在《Cell Host & Microbe》、《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和《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1篇,论文累计被引超900次
主要从事抗旱、耐盐碱育种及盐碱地生态恢复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重大科研计划(863计划)主持人。《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分子植物育种》World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编委,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论坛计划(JSPS-AA计划)[日、中、泰]中方协调人,东京大学客员教授
地 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理科楼A201) 孙学鹏,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进化及功能基因组学,以植物和真菌为模式结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手段开展了原创性研究。分别在1)陆生植物起源与进化; 2)作物驯化机理及其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3)丛枝菌根真菌与细菌共生的基因组适应性等课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通讯员 王利利)2022年12月12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联合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邀请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植物科学研究所Cecile Raynaud教授作客第143期植物生物学前沿论坛。Raynaud教授作了题为“Safeguarding the plant nuclear and organellar genome integrity”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严顺平教授主持,通过ZOOM平台举行,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刘婧,副教授,2011年6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于同年12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9月进入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植物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因子互作、植物抗性生理及对逆境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近年来先后在《Plant Molecular Biology》 《科学通报》等杂志发表多篇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徐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读博期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合培养一年半)。长期从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信号系统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及其他逆境反应等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分子机制研究
Philip J. White,英国苏格兰詹姆斯哈顿研究所(James Hutton Institute)植物营养和生态学教授,1983年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White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养分离子运输的研究,尤其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植物可食部分有益元素的生物强化和有害元素的阻控。此外,他在植物磷营养高效、锌和硒生物强化的遗传分子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