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
本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吴月辉)9月6日,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当天,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宣告成立,这是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 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说,中心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大需求,在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基础上,建设多学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云服务系统平台,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与评估体系,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为联合国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科技支撑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冯华)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目前飞行状态良好,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地面测控跟踪稳定,飞行控制和数据接收有序通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探测器已脱离地球引力影响范围,进入行星际转移轨道,飞离地球超过150万公里。 7月2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试验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在多数世界大众眼里,这是阿里巴巴 的 MISSION – 或翻译为任务。 可是用这来看这句也太单方面了,不能细说我们华人先人 道 的博大精深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新奇迹。着陆成功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但此时,一位女调度依然十分淡定,始终保持稳定的语速,准确地发出一条条指令,直到确认成功、任务结束后才露出灿烂的笑容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采访获悉,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即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 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于5月底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成了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7月 17 日上午8时许,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2小时后,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安全转运至发射区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适应广大观众和戏迷朋友的欣赏需求,《九州大戏台》把黄金的时段、丰富的剧种、多彩的剧目奉献给观众,伴您共度美好的时光。改版后的《九州大戏台》包含上午、下午和晚间三个时段,京剧、地方戏和影视戏曲三个节目种类。 每天上午从7:45开始,每周一到周日7天均播放地方戏精选,时长100——200分钟
北京语言大学近日发布“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榜单显示,今年上半年,综合类十大流行语中,“新冠肺炎”排在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民法典”“复工复产”“天问”等热词。 “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榜单由北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制作,基于该校动态流通语料库,通过计算机提取及人机交互处理获得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江博浪)罗江欢腾歌盛世,龙舟竞渡展雄风。6月16日上午,第二届“屈原杯”汨罗江国际龙舟拉力赛在屈子文化园开幕,来自国(境)内外的16支龙舟队齐聚汨罗,展开为期两天的龙舟争霸。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国际龙舟联合会副主席、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中国龙舟协会会长范广升,中国龙舟协会副会长余汉桥,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舜,湖南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敦南,岳阳市副市长李为,汨罗市领导喻文、朱平波、李冯波、闵秀明、彭千红、王敏求、舒文治、刘四清、仇正勇、姚书茂等出席开幕式
新华网武汉10月7日电(张潘 郑家裕)近日,《楚骚秀·九歌大典》光影秀在湖北省秭归县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首演。光影秀通过追光、激光、彩灯等元素将创新科技和历史文化融合,让游客体验穿越之旅,感受巴楚文化。 当晚,夜幕下的屈原广场和周围的山体、建筑群都变成了演艺舞台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进入冬季,天气白天最高气温降至零下20℃以下,夜间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0℃,到7月中旬火星冬至前后,气温还会进一步下降。为应对沙尘天气导致的太阳翼发电能力降低及冬季极低的环境温度,按照设计方案和飞控策略,火星车5月18日转入休眠模式。 天问一号任务团队通过环绕器获取的中分辨率图像,发现“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沙尘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