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
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们通过对月球样品的研究,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 嫦娥五号的首批样品于2021年7月12日向国内科学家发放,目前已完成五次样品分发,共计198份65.1克
国家航天局消息:8月4日11时08分,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卫星将在碳储量监测、生态资源详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等方向提供遥感监测服务。 “句芒号”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卫星:通过激光、多角度、多光谱、超光谱、偏振等综合遥感手段,实现植被生物量、大气气溶胶、植被叶绿素荧光等要素的探测和测量,将广泛应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陆地生态和资源调查监测、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大气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中气溶胶作用研究等工作
8月21日,“点亮梦想——去太空开画展”主题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此次活动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科技馆、“童心港湾”全国项目办、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等联合主办,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主办、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教育部推荐的学生代表、团中央“童心港湾”项目的小朋友、航天幼儿园的小朋友等应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鞠萍主持了此次活动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冯华)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目前飞行状态良好,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地面测控跟踪稳定,飞行控制和数据接收有序通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探测器已脱离地球引力影响范围,进入行星际转移轨道,飞离地球超过150万公里。 7月2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试验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
今日(9月30日),湖南省第十届网络文化节《小芒种花夜》官宣嘉宾阵容。 作为芒果TV首届国潮国货IP盛典,晚会将于 10月6日19:30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直播。 嘉宾阵容中,不但集结了来自《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中的多位哥哥姐姐共述国潮故事,也邀请到来自国家航天局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代表们、国家队跳水运动员施廷懋、国货品牌创始人等共同传递中国骄傲,丰富多元的阵容让众多网友大呼期待
我国卫星应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201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暨“2015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于10月28日-30日在北京新世纪饭店隆重召开。 本届卫星大会的主题为“打造适用的卫星系统与设备为大众服务”。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航天局、科技部、广电总局、国家无线电管理局的主管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外卫星制造商、卫星运营商、地面设备制造商、高等院校等单位的参会嘉宾汇聚一堂,就我国卫星应用的发展、政策、规划、产业链等做主旨演讲,并有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做技术、运营及市场分析报告
感谢IT之家网友 grass罗雨滋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据中国航天报报道,在 7 月 12 日召开的《神奇的嫦娥五号》科普纪录片发布会上,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表示,近 10 余年来,中国探月工程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嫦娥五号任务中的国产化率达 95% 以上,引进器件所占经费比例下降 20% 左右。 IT之家了解到,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这也是中国“探月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中的第三步。嫦娥五号于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 4 时 30 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任务后,于 12 月 17 日凌晨 1 时 59 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
吴艳华,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安徽太湖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7月加入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84年8月至2002年3月,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计划部、综合计划财务部、综合经营部工作,先后任助理员、副处长、处长、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等职务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采访获悉,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即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 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于5月底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成了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7月 17 日上午8时许,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2小时后,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安全转运至发射区
8月25日,国防科工局对外公布了高分三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首批影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微波反射特征明显,包括北京首都机场、福建厦门、天津港、洪泽湖、黄海海域等卫星影像,涵盖聚束、条带、扫描、全极化等高分三号卫星载荷典型成像模式图像,反映了不同成像模式下地貌影像特点及海洋环境监测等情况。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出席发布活动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