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车
9月7日上午,按照昌平区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要求,围绕创新驱动工程工作内容,加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科技交流和科技创新,服务昌平创新驱动发展,紧密围绕“创新簇”工作理念,北京燕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面向楼内企业在七楼会议室开展了“非接触式智能洗手液装置、非接触式智能垃圾桶装置”,培训活动,并且制定了“火星车”挑战赛的比赛规则。 9月7日下午13时,由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燕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市昌平区计算机网络协会、火星人俱乐部支持的首届“火星争霸赛”机器人对抗赛在燕科孵化器一层大厅火热召开。 火星争霸赛,是一种对抗性的机器人竞赛,其类似人类的擂台赛:两个自制的机器人在一个圆形的擂台上,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寻找对手,并利用规则允许的执行器互相攻击,达到击倒对手或将对手打下擂台的目的
新华网东京3月25日电(记者 何德功)综述:火星上的水哪儿去了?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的最新探测结果显示,现在干燥寒冷的火星,历史上也许有过一番海涛拍岸的景象,火星表面过去可能部分为咸海所覆盖。如此浩翰的大海现在究竟在哪里?这一番“沧海桑田”的变化原因何在 连日来,日本科学家不断对此发表看法。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水谷仁教授认为,金星过去也曾有水,但由于它离太阳太近,及大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水因此被全部蒸发,消失在茫茫的宇宙,而火星水的消失好像和金星不太一样
[caption id="attachment_3849"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photo credit: Mogensen is seen here controlling the rover on 7 Sept 2015. ESA.[/caption] 最近,国际空间站(ISS)上的宇航员用机器人远程控制技术(telerobotics)成功遥控了一台位于地面上的机器人。这种技术非常重要,因为它关乎我们未来在其他行星上的探索事业——比如火星。 在这个试验中,ESA(欧空局)的宇航员Andreas Mogensen(他也是丹麦的第一位宇航员)用ISS上的力反馈控制系统来操纵一台地面上的漫游车,而这个漫游车位于荷兰诺德韦克的欧洲空间技术中心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开启中国行星探索之门[图]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郭文彬 摄影 中国网讯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三个任务,将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从而建立起人类对火星更为全面的认知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开启中国行星探索之门[图]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郭文彬 摄影 中国网讯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三个任务,将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从而建立起人类对火星更为全面的认知
新华网洛杉矶10月7日电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约翰・格罗青格7日宣布,根据“机遇”号火星车最近在一处陨石坑内发现了这一红色星球上曾经有水的新证据。 格罗青格介绍说,近几个月内,“机遇”号一直在火星另一侧名为“持久”的陨石坑内进行探测。在这一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底部,“机遇”号发现了波浪状的沙丘和凹凸不平的块状圆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