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
北京语言大学近日发布“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榜单显示,今年上半年,综合类十大流行语中,“新冠肺炎”排在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民法典”“复工复产”“天问”等热词。 “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榜单由北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制作,基于该校动态流通语料库,通过计算机提取及人机交互处理获得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江博浪)罗江欢腾歌盛世,龙舟竞渡展雄风。6月16日上午,第二届“屈原杯”汨罗江国际龙舟拉力赛在屈子文化园开幕,来自国(境)内外的16支龙舟队齐聚汨罗,展开为期两天的龙舟争霸。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国际龙舟联合会副主席、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中国龙舟协会会长范广升,中国龙舟协会副会长余汉桥,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舜,湖南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敦南,岳阳市副市长李为,汨罗市领导喻文、朱平波、李冯波、闵秀明、彭千红、王敏求、舒文治、刘四清、仇正勇、姚书茂等出席开幕式
新华网武汉10月7日电(张潘 郑家裕)近日,《楚骚秀·九歌大典》光影秀在湖北省秭归县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首演。光影秀通过追光、激光、彩灯等元素将创新科技和历史文化融合,让游客体验穿越之旅,感受巴楚文化。 当晚,夜幕下的屈原广场和周围的山体、建筑群都变成了演艺舞台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进入冬季,天气白天最高气温降至零下20℃以下,夜间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0℃,到7月中旬火星冬至前后,气温还会进一步下降。为应对沙尘天气导致的太阳翼发电能力降低及冬季极低的环境温度,按照设计方案和飞控策略,火星车5月18日转入休眠模式。 天问一号任务团队通过环绕器获取的中分辨率图像,发现“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沙尘暴过程
昨天晚上睡的很早,但是躺下后又无法入眠,最近经常这样,朋友说有可能是亚健康的一种表现。但是不管它怎么样,睡不着的时候大脑又特别容易思想,所以就开始造句。YAMA说这些个句子里的金刚会让她想起那只大猩猩,呵呵,我说的可不是他
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始于1960年。60年来,人类探索火星的步伐从未停止。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中新网上海9月16日电 (郑莹莹)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中国首个国家级工业展会,由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15日至19日在上海举行。在本届工博会上,“中国牌”航天制造受到关注。 在本届工博会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区,1:3比例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模型尽管“貌不惊人”,但仍是凭借探测火星的知名度成为展区里的“明星展品”
说到手表的重量,其实并没有绝对的轻点好还是重点好。 很多人在手表的重量上存在误区,误认为重点的手表更好或者误认为轻点的手表更好,然后再买手表的时候就把重量作为评判一块儿手表好坏的标准。 这当然不对
记者20日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截至8月19日23时20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距离地球约823万公里,状态正常。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据悉,8月19日22时20分起,环绕器上火星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等载荷依次完成自检,确认设备状态正常
这是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拍摄的地月合影。 7月2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试验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状,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