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p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密结合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努力提升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现有 “十三五”省一流学科6个,3个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3个省级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农副产品生化制造创新团队、农产品现代物流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污染防控技术创新团队)。 先后承担了国家基金“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近5年主持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7项,已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800余篇
EI检索】2022年第五届机械工程与应用复合材料国际会议(MEACM2022) 2022年第五届机械工程与应用复合材料国际会议将于2022年12月28日-2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线上)。 会议将汇集机械工程领域和应用复合材料领域的领导者,交流和分享经验,展示研究成果,探索合作并激发新思路,旨在开发新项目并在该领域开发新技术。 会议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公开征集高质量、原创性的优秀英文学术论文,MEACM所有被接受的论文将被作为会议论文集发表(EI、ISTP、SCOPUS 检索),并将有机会在会上进行展示与交流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全国性专业分会,分会致力于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应用与推广,为电子测量与仪器行业的发展提**、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推动我国电子测量与仪器行业的发展。 国际测试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承办
4月23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张彦廷教授应邀做客科大讲坛,在工科3号楼318室为我校师生作了学术报告,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报告会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林教授主持。 报告从油气勘探开发及处理流程切入张教授团队的科研方向:石油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并对团队重点研究成果——海洋平台钻柱升沉补偿系统、海洋平台升沉补偿系统、隔水管动载补偿系统、海洋起重机、旋壳泵、射流泵、地热系统开发利用技术、电储能技术的研发工作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生物技术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省教厅批准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8人,团队成员的学科专业有生物学、农学、茶学、果蔬、食品科学等。其中教授3人(其中外聘2人)、研究员1人(兼职)、副教授9人;博士2人、硕士6人。团队中1人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为宜宾市市级拔尖人才,2人为宜宾市市级学术带头人,2人评选为宜宾市市级优秀人才示范岗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及区域的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科学及软件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软件工程及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等相关领域,从事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应用、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概论、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等。 专业概况:本专业是湖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8,含博士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0人
崔玉杰,男,副教授,现8188www威尼斯统计系教师,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会员。 主持和参加完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论文近50篇,其中SCI收录1篇、CSSCI检索5篇、ISTP检索6篇、CSCanada 期刊收录1篇
2013年度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会议(WMC’13) 2013年度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会议(WMC’13)将于2013年9月初在青岛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协作 创新 共赢4G新时代”,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与中国移动承办,所有录用的论文将被编入会议论文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并被推荐至CNKI数据库检索,其中优秀论文将推荐至EI或ISTP检索。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线通信技术已向宽带、融合、泛在的方向加速演进,逐步催生新的增长点,并且不断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为了进一步促进无线及移动通信领域新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我国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知名院士、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厂商代表出席并作特邀报告,还将举办专题报告与研讨、学术交流与分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建所六十多年以来,武汉岩土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完成涉及水利水电、能源、资源、交通、市政、海洋与国防等众多领域6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为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奖86项)。授权专利964项(其中发明专利458项、实用新型专利506项),专著与译著102部,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309项
寒区公路养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2011年9月经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省级工程中心。工程中心依托我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与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和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工程中心总面积1500 m2,仪器设备总值达16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20余台(套),拥有探地雷达、激光挠度仪、约束冻断仪等一批国内一流的先进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