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p
机器学习与认知实验室成立于 2005 年,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集体。 机器学习与认知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生物信息、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实验室以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结合神经生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中的主要问题;以神经教育、心理教育为导向,开发教育信息评估系统,研究基于脑功能的智能训练和评估软件
郭长友男汉族,1976年4月出生,山东沂南人,2018年2月晋升教授。 个人学习工作简介:2000年7月获山东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1月获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密结合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努力提升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现有 “十三五”省一流学科6个,3个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3个省级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农副产品生化制造创新团队、农产品现代物流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污染防控技术创新团队)。 先后承担了国家基金“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近5年主持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7项,已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800余篇
EI检索】2022年第五届机械工程与应用复合材料国际会议(MEACM2022) 2022年第五届机械工程与应用复合材料国际会议将于2022年12月28日-2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线上)。 会议将汇集机械工程领域和应用复合材料领域的领导者,交流和分享经验,展示研究成果,探索合作并激发新思路,旨在开发新项目并在该领域开发新技术。 会议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公开征集高质量、原创性的优秀英文学术论文,MEACM所有被接受的论文将被作为会议论文集发表(EI、ISTP、SCOPUS 检索),并将有机会在会上进行展示与交流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全国性专业分会,分会致力于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应用与推广,为电子测量与仪器行业的发展提**、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推动我国电子测量与仪器行业的发展。 国际测试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承办
论文发表的级别一般分为这几类,作者根据不通的需求和论文的种类发表到对应级别的期刊,这六种期刊的种类是从论文发表的类别来区分的,有特种刊物属于T类、权威核心刊物属于A类、重要核心刊物属于B类、一般核心刊物属于C类、一般公开刊物属于D类、受限公开刊物属于E类,这个类别主要针对于公开发表的论文,根据论文的级别发表到对应类别的刊物上。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类别都有哪些。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4月23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张彦廷教授应邀做客科大讲坛,在工科3号楼318室为我校师生作了学术报告,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报告会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林教授主持。 报告从油气勘探开发及处理流程切入张教授团队的科研方向:石油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并对团队重点研究成果——海洋平台钻柱升沉补偿系统、海洋平台升沉补偿系统、隔水管动载补偿系统、海洋起重机、旋壳泵、射流泵、地热系统开发利用技术、电储能技术的研发工作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生物技术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省教厅批准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8人,团队成员的学科专业有生物学、农学、茶学、果蔬、食品科学等。其中教授3人(其中外聘2人)、研究员1人(兼职)、副教授9人;博士2人、硕士6人。团队中1人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为宜宾市市级拔尖人才,2人为宜宾市市级学术带头人,2人评选为宜宾市市级优秀人才示范岗
崔海兴,男,河南项城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湖南农业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北京林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后。主讲课程:研究生的林业政策与法规专题、创业管理、案例研讨,本科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森林文化与旅游、农业政策学等
陈平,副教授,工学博士,1975年12月生。2007年12月获重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1月留校任教,2010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兼任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理事秘书长。长期从事无损检测、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机器人视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