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p
寒区公路养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2011年9月经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省级工程中心。工程中心依托我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与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和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工程中心总面积1500 m2,仪器设备总值达16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20余台(套),拥有探地雷达、激光挠度仪、约束冻断仪等一批国内一流的先进仪器设备
张立新,1967年12月生,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教研室主任,工程管理专业省级品牌专业、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执行负责人之一,第三届、第四届青年骨干教师。 教学情况:主讲《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索赔》、《房地产经济》、《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学原理》等课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2门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指导毕业生论文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一次,校级优秀毕业论文3次,指导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获得省级二等奖1次
1)欢迎加入“物联网、大数据与信息安全科研团队”,本团队主要从事物联网驱动的大数据深度分析研究、大数据驱动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2)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将大幅度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3)目前,从我团队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在外年薪可达50万以上,硕士毕业生在外年薪可达30万
吴玉庭,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工业大学京华人才、服务北京创新人才和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等,学术兼职包括ASME高级会员、中国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能源局太阳能热发电研究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Asia journal of Energy》和《储能科学与技术》三个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温高热流传热蓄热、低品位能源高效热功转换,先进制冷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等
朱俊杰,男,1972年08月出生,教授,工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1996年获湖南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湖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学硕士,2014年获中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访学一年,2015-2016年在英国班戈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访学半年。现任5454a永利集团网址副院长,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仪器仪表行业学会理事、湖南省自动化学会理事
张**,男,中共党员,1980年5月7日出生,本科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副教授。2004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11年7月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4年9月攻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必赢bwin线路检测_首页政治辅导员、教学秘书、班主任等职务,现任必赢bwin线路检测_首页党总支书记
机器学习与认知实验室成立于 2005 年,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集体。 机器学习与认知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生物信息、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实验室以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结合神经生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中的主要问题;以神经教育、心理教育为导向,开发教育信息评估系统,研究基于脑功能的智能训练和评估软件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1999年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成立。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作物学一级学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它包括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点2个,拥有“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和“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物遗传育种学于197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被农业部评为重点学科, 2001年和2007年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甘肃农业大学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食品学院)的前身为甘肃农业大学大学食品科学系,创立于1988年,是甘肃农业大学通过整合畜牧、园艺、农学、土壤农化、农机等系的相关加工教研室及人员成立的,2004年院系合并后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989年开始招生本科生,2002年开始招收“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食品学院现有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和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各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建所六十多年以来,武汉岩土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完成涉及水利水电、能源、资源、交通、市政、海洋与国防等众多领域6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为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奖86项)。授权专利964项(其中发明专利458项、实用新型专利506项),专著与译著102部,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30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