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述
简介 关于《室内interior》《室内interior》是一本综观设计、人文、美学的杂志,1989年创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观瞻的视野,透析了空间与设计的定位,拉近台湾与世界的空间座标。杂志内容选辑建筑与空间作品的精彩实例。当期焦点主题采用中英双语呈现,详述设计概念、布局规划、美学精神,无论本土意识、国际观、小众口味,实验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竞技
《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我馆继《绣像小说》后创办的第二种杂志,也是我馆的标志性刊物。历任主编有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郑允恭、苏继庼等。最初为月刊,中途改为半月刊,后复为月刊
法然上人(法名“源空”1133—1212)是八百年前的日本净土宗祖师,被当时佛教界誉为“智慧第一”,传为大势至菩萨应化身。上人依据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而开创净土宗,现今日本净土法门之各流各派皆源出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的净土思想,一言以蔽之,即是其所著《选择本愿念佛集》所“标宗”之“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及其“结论”之“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此乃完全遵循善导大师之思想以阐明往生之正因
李清照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
=====select=====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盘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律部 释经论部 毗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律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select===== 印度撰述部 大小乘释经部 大小乘释律部 大小乘释论部 诸宗著述部 礼忏、史传部 =====select===== 大乘般若部 大乘宝积部 大乘大集部 大乘经华严 大乘涅槃部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大乘单译经 小乘阿含部 小乘单译经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大乘律 小乘律 大乘论 小乘论 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 此土著述 大明续入藏 附入南藏函 =====select===== 大乘般若部 大乘宝积部 大乘大集部 大乘华严部 大乘涅槃部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大乘单译经 小乘阿含部 小乘单译经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大乘律 小乘律 大乘论 小乘论 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 此土著述及勘误表 =====select===== 长部 中部 相应部 增支部 小部
台北市政府为遴选积极参与台北市市政建设,热心公益,教化社会,具有贡献之杰出市民,特别举办杰出市民遴选、表扬活动,凡台北市市民品德操守良好,近3年内对本市市政兴革提出具体建议或改进措施,经本府采纳办理,有重大具体绩效者;积极参与推展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贡献者;对国民外交具有重大绩效、具有特殊优良事迹,足堪社会表率者;均可经由推荐、评审,获选为本市杰出市民。 105年度获奖的2位杰出市民分别是推动文化保存的郑景隆先生,及推广社区休闲不遗余力的刘昭贤先生,郑景隆先生自民国95年起,自力专研台北市文山区之“十五份遗址史前文化”文史资料,促成“十五份遗址纪念碑”于景美运动公园立碑,对推动文史导览及教育推广,具有贡献;刘昭贤先生自民国96年起筹划成立白石湖社区发展协会,透过与公部门协力,规划白石湖社区为农村示范区,辟建步道、兴建吊桥吸引大批游客,结合自然生态,推广地方休闲产业,打造白石湖为有机示范社区之贡献,值得嘉许。 2位杰出市民在发扬文化,及对社区的关怀与贡献是我们台北市的骄傲,借由公开的表扬,希望鼓励我们的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市政,热心公益,一起为更美好的台北市而努力! 郑景隆先生自民国95年起迄今,不间断自力专研台北市文山区之“十五份遗址史前文化”文史资料,期间完成论文,分送全台各大学图书馆,并撰述《穿越时空-十五份遗址发现记》专书,对促成“十五份遗址纪念碑”于景美运动公园立碑,推动文史导览及教育推广,具有贡献
简介 关于《室内interior》《室内interior》是一本综观设计、人文、美学的杂志,1989年创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观瞻的视野,透析了空间与设计的定位,拉近台湾与世界的空间座标。杂志内容选辑建筑与空间作品的精彩实例。当期焦点主题采用中英双语呈现,详述设计概念、布局规划、美学精神,无论本土意识、国际观、小众口味,实验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竞技
本报讯(记者陈香)9月24日,齐鲁书香节暨2016山东书展在济南开幕。作为齐鲁书香节首场重磅活动,《季羡林作品全集》编纂工程宣告启动。作为一部定位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收集先生作品最全,并将对季先生此前所有作品集的错讹将一一与手稿核对,并校正的季羡林作品全集,编辑专家委员会遇到了三个编纂难题,也想借助《中华读书报》,求教于学界
王恩洋先生(1897-1964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佛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1919年3月王恩洋先生怀着求学的愿望离开了亲人,与同学几人一起在重庆坐船顺长江而下至汉口,再转火车到北京. 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旁听,学习中国哲学与印度哲学受教于马叙伦与梁漱冥等先生,逐渐对佛教哲学发生了兴趣. 1921年,经梁漱冥和黄树因二先生介绍,他到了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先生学习了佛法,从此开始了他研究佛的生涯,一生撰写佛教,儒教,道家及中外思想文化比较等,著述200余篇本,总字数440余万. 为能让学术界比较全面地了解王恩洋先生的学术成就,笔者现将王恩洋先生早年撰述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作一些初步考证,并将内容提要绍次出来.
《室内interior》是一本综观设计、人文、美学的杂志,1989年创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观瞻的视野,透析了空间与设计的定位,拉近台湾与世界的空间座标。杂志内容选辑建筑与空间作品的精彩实例。当期焦点主题采用中英双语呈现,详述设计概念、布局规划、美学精神,无论本土意识、国际观、小众口味,实验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