瘜
【记者赵奇涛 谭杰/宜兰报导】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发生人数已连续12年蝉**人癌症发生的第1位,每年新诊断大肠癌人数约1万6千多人、有6千多人死于大肠癌。宜兰县大肠癌发生人数排名本县十大癌症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1年新发现大肠癌的人数近300人。卫生局呼吁,民众可多加利用安全、简单又准确、没有侵入性的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只需持健保卡前往县内各大医院、卫生所及特约诊所,即可领取采便管在家轻松采检,十分简易又方便
9月初时,《退休好幸福》团队至台安医院与大肠直肠外科主任糠荣诚,做了一次线上直播,讨论关于肠道保健的问题。 正因大肠癌罹患的人数,有年年增长的趋势,患病年龄更是逐年下降,唤起了大家对肠道健康的注意,有时看似平凡的便秘、腹泻,或许隐藏着可怕的危机,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Q1:如果发现血便,要如何分辨是因痔疮破裂,还是肠道健康出现问题? A1:若是痔疮所造成的血便,多半为鲜红色的鲜血,量较多,甚至直接滴到马桶上;若是肿瘤产生的出血,多会混和于粪便中,当粪便呈现偏黑、暗红色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
【真实案例】我的PSA水平下降到2.9 我今年66岁了,于两年前退休,定居于美国休斯顿。40多岁时,我戒烟了,不过,我仍然容许自己每星期喝一瓶红酒。60多岁时,血压有点高,开始服用血压药
20岁~40岁:根据美国癌症学会建议,20岁至40岁,每3年一次健康检查;也有医院建议每2年一次。 40岁过后:中央健保局建议,超过40岁者,每3年应做一次健康检查;过了65岁,最好每年一次。 没有任何症状者,胃镜可每3年做一次,但有溃疡症状或病史者,则应每年追踪一次
大肠癌是香港现时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全球发病率第三高的癌症。在2018年,全球大肠癌的新症数目更超过180万宗。近年,大肠癌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国家包括一些亚洲国家,50岁以下人士的大肠癌发病率亦正在上升
3月,海南PPI环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从两大部类来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PPI环比下降约2.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价格分别下降2.3%和4.7%,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4%;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3%,影响PPI上涨约0.1个百分点
【记者赵奇涛 谭杰/宜兰报导】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发生人数已连续12年蝉**人癌症发生的第1位,每年新诊断大肠癌人数约1万6千多人、有6千多人死于大肠癌。宜兰县大肠癌发生人数排名本县十大癌症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1年新发现大肠癌的人数近300人。卫生局呼吁,民众可多加利用安全、简单又准确、没有侵入性的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只需持健保卡前往县内各大医院、卫生所及特约诊所,即可领取采便管在家轻松采检,十分简易又方便
台中78岁陈伯伯肛门处长了几颗小肉球,以为只是痔疮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日前大便时出血,就医进行大肠镜检查,切片诊断为原位癌(零期癌),但陈伯伯年事已高不愿开刀,经劝说后进行“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不仅术后第四天即出院,最终病理报告证实为第二期大肠癌,让陈伯伯庆幸:“还好有听医师的话!”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江骅哲表示,患者平时身体硬朗,唯肛门处长了几个小肉球,但因不痛不痒,便无积极处理,直到日前因出现血便的症状,原以为是痔疮破裂所致,赴医透过大肠镜检查后,发现大肠长了好几颗息肉,便进行息肉切除,更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连接处发现一颗小溃疡状肿瘤,切片证实为原位癌。 江骅哲指出,因正值农历七月,“担心被抓走”,加上患者年事已高,不愿开刀,经与家属详细分析病情和治疗方式,才慢慢打开患者心房,经以“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予以切除约15公分肠段,术后恢复状况良好,两天后恢复进食,四天后即办理出院,而切除肠段的最终病理报告果然也显示患者罹患第二期大肠癌,老翁得知后,不断向医师道谢,表示:“幸好有听医师的话开刀,不然越拖越严重。” 江骅哲表示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会在腹部留下四至六个小切口,“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利用“化零为整”的概念,将腹腔镜各操作孔集中在一个三公分左右的洞上,不但伤口小、出血少、疼痛感少、恢复速度快,也较不用担心术后沾黏的问题,但因仅单一切口,所以技术上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更为困难,建议由技术纯熟的医师执刀,可以达到更好的手术预后
平安医疗中心参加了卫生署于八月六日推行的大肠癌筛查计划,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推行。第一阶段于八月六日开始,年龄介乎61至75岁,即出生于一九四二至一九五七年香港居民可加入计划接受大肠癌筛查。第二阶段将覆盖56至75岁人士,而第三阶段会扩展至50至75岁人士,卫生署将以出生年份计算参加人士的资格
一名60岁男性,发现有大便排不干净、便意不断的情形,以为是工作压力引起的肠躁症,后来出现血便还以为是痔疮,直到血便问题持续一个月了才就医,确诊为大肠癌。医师提醒,若发现有腹泻及便秘交替发生、大便带血或解不干净等情形,都可能是进入大肠癌的前兆,应多加留意。 根据卫生福利部2015年最新统计,台湾10大死因中癌症占居首位,而自2006年起大肠癌更是癌症发生率第1名,发生率高过肺癌及肝癌;据国健署统计,国人最新大肠癌每年发生的人数已攀升至1万4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