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iology
2018年4月4日上午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的路争博士在生科楼414室作了一场题为《Why can’t the obligate anaerobe grow in the aerobic environment?》的精彩学术报告,缪颖院长主持了报告会。 路争,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10月份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微生物系做博士后,2017年11月份回国。研究领域为分子微生物学,主要以大肠杆菌 (E.coli) 及严格厌氧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为实验模型,研究细菌抵御体内氧化压力的分子机制,近年来已在PNAS (USA)、mBio、Molecular Microbiology等分子微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剑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534年,为英国剑桥大学的分支机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剑桥大学出版社属非盈利性机构,以推动知识、教育、学习和研究等慈善事业为目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约2500本新书及超过200种学术期刊
国内团队:基于垂直和水平方向群体感应的多细胞交流(综述)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在微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的来自天津大学乔建军和刘春江团队的综述文章,将基于QS的互作分为垂直互作和水平互作。对于垂直互作,综述主要讨论了自然微生物系统中噬菌体、细菌和宿主之间基于QS信号和激素的相互作用
报告人简介:刘威,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神经科学研究所项目科学家。利用模式动物果蝇和小鼠,从事微生物组对宿主发育、神经和行为等调节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主持并完成国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2009年至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Research Fellow,2014年以后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目前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以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Toxins》、《Scientific Report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等SCI期刊的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从事植物健康与食品安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真菌毒素合成调控机制以及防控技术开发;2)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3)病原微生物为害机制;4)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石婷婷,2009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研究现代酿造技术以及与酿造工业相关的酿造微生物功能基因、微生物资源开发等方向,。近年来先后在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ociety for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在相关领域产生较大影响
土壤盐化(soil salinization)经常会造成极大的农业损失,但现在杨百翰大学已经找到一种方法,能够扭转土壤盐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在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教授 Brent Nielsen 的带领下,杨百翰大学科学家们成功将耐盐植物的根部细菌接种到苜蓿植物上,防止土壤盐化对产量造成影响。 Nielsen 解释,他们将盐生植物(halophytes)的根部研磨,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培养细菌,透过此举分离出 40 多种不同的细菌分离物,而其中正有一些能耐受海洋程度的盐分含量
剑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534年,为英国剑桥大学的分支机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剑桥大学出版社属非盈利性机构,以推动知识、教育、学习和研究等慈善事业为目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约2500本新书及超过200种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