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e
世界口腔健康日 | 爱你的牙,其实很容易! 世界口腔健康日|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 我院龋病微生物成果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4月17日,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31项“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我院周学东教授团队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张立新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龋病微生物成果“揭示白色念珠菌在促根面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成为口腔医学唯一入选“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的成果。 根面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口腔和全身健康。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学东教授研究团队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张立新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建立根面龋患者临床队列,结合体外研究与动物疾病模型验证,首次发现白色念珠菌可导致牙菌斑生物膜微生态失衡,促进变异链球菌定植,增强生物膜的致龋毒力,促进根面龋的发生发展
个人介绍: 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健康大数据分析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健康大数据、健康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进化计算等。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包括Nucleic Acids Research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The ISME Journal等著名期刊上的数篇论文被引用700余次,一作单篇最高引用220次
焦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7-2019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通过生态系统生态学、地统计学、气候变化科学等多学科手段,结合野外调查取样、原位实验和温室控制实验,运用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组学技术,研究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及其参与的养分循环,为预测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分布和响应环境变化提供依据
张宪,博士,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从事微生物组学和环境卫生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及生物防治等,主要涉及水体有机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