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三号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年,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中国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到2016年11月22日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一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活动已突破100次。[1] 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单位组成,其中发射场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和中国联通福建省分公司今天(30日)正式宣布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市城区、所有县市城市区域、重点乡镇及以上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目前,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已发展5G套餐用户超百万,同时通过充分发 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2000.10.31 长征三号甲 GEO 第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2003.5.25 长征三号甲 GEO 第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2007.2.3 长征三号甲 GEO 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07.4.14 长征三号甲 MEO 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 2009.4.15 长征三号丙 GEO 第4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6.2 长征三号丙 GEO 第5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8.1 长征三号甲 IGSO 第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11.1 长征三号丙 GEO 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12.18 长征三号甲 IGSO 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4.10 长征三号甲 IGSO 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12.2 长征三号甲 IGSO 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2.25 长征三号丙 GEO 第12、13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4.30 长征三号乙 MEO 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10.25 长征三号丙 GEO 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03.30 长征三号丙 IGSO 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07.25 长征三号乙 MEO 第20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09.30 长征三号乙 IGSO
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20日消息,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这种包括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4月10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落成运行。这一中心将成为中国全面展示北斗建设应用成果,推动北斗在阿拉伯及非洲国家应用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
2017年12月11日0时4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8次飞行。 中新社发 王玉磊 摄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18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计划实施35次发射任务,或将刷新中国年发射纪录
本文摘要:【#中国航天升空2020年开门红#!#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顺利升空#!】1月7日23时2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顺利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升空升空。卫星成功转入预计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主要用作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积极开展高通量技术试验检验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白国龙)16日,记者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亚太6C卫星成功完成卫星通信模块与推进模块的对接和服务模块16日。三舱对接的成功标志着卫星研发的重大里程碑,卫星将进入全卫星试验阶段。 亚太6C卫星是一颗使用东方红4号高功率卫星平台的通信卫星,配备C,Ku和Ka波段的45个转发器,设计寿命为15年
11月5日0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硬核国货”,经历几代“北斗人”的攻坚克难、20余年“三步走”建设,实现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既然北斗系统如此“威猛”,那么问题来了,北斗=导航?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近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发射升空。该卫星在预埋件、支架和部分机箱机壳等部位应用了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镁锂合金材料,整体减重约173公斤,大大提高了卫星的有效载荷量。据了解,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民营企业,长期与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研制出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锂合金,并在2008年9月率先建成我国第一条镁锂合金生产线,在镁锂合金的熔炼工艺、质量控制、表面处理、制备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