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三号
2020年7月9日20时1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亚太6D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亚太6D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所属pg电子游戏(以下简称“长城公司”)提供的第十二颗通信卫星,依据长城公司与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星通")签署的亚太6D卫星在轨交付合同执行。 亚太6D卫星是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采用东方红四号增强型(DFH-4E)通信卫星平台的全配置首发星,是国内研制的首颗Ku/Ka频段高通量宽带商业通信卫星
1月17日零点12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将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按计划稳步推进。今年我国宇航发射首战告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中新网四川西昌4月20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4月20日22时41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次,截至目前,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唯一达到百次发射的单一系列火箭。 据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
2003年5月,随着第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天时、全天候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性导航系统,用于交通运输、调度指挥、地理系统实时查询,随着应用的深入和推广,产生了显著效益。 2007年4月14日4点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中新网四川西昌4月20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4月20日22时41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次,截至目前,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唯一达到百次发射的单一系列火箭。 据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
在12月27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今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据介绍,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10月20日,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泰国泰科大众有限公司(THAICOM Public Company Limited)的子公司国际卫星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ompany Limited)在曼谷签署了通信卫星采购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长城公司将为泰科大众公司设计建造一颗宽带通信卫星。卫星将于2019年中期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十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及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3次飞行
1月17日零点12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将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按计划稳步推进。今年我国宇航发射首战告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称,此次发射的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属于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种包含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中圆地球轨道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这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了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