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七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该卫星除提供基本导航服务(RNSS)外,还将提供短报文服务(RDSS)、星基增强服务(SBAS)
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 卫星入轨后,经测试及入网验证,可对外提供服务
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是苏联著名雕塑家阿尼库申的学生。回国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雕塑系第四工作室主任、教授
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20日消息,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这种包括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在28年前的今天,1992年8月14日(农历1992年7月16日),长征二号火箭发射澳星成功。 1992年8月14日7时1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喜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顺利起飞,成功地把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1”通信卫星入预定轨道。 发射结果表明,“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将“澳星”送入了轨道倾角为28度、近地点高度为202公里、远地点高度为1049公里的椭圆轨道;火箭控制系统为“澳星”建立了所需的入轨姿态,航天测控网及时间用户提供了卫星轨道根数等主要参数
长征七号满足发射货运飞船和未来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等需求;长征九号是我国未来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长征十一号让商业卫星发射更高效、更实惠……记者日前蹲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院),与火箭设计者们面对面,采访了解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展。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的需求和未来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长远需求,全新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多个载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火箭在同一发射场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送入太空
新华社海南文昌1月9日电(李国利、黄国畅)随着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9日清晨从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中国航天取得2023年“开门红”。这也是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使用后首次执行中国航天新年度首发任务。 “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也表明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具备全年常态化发射能力
此时此刻,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蓄势待发。作为北斗三号.后一颗组网卫星,它于4月4日运抵西昌,在这里开展测试、总装等工作,并计划于5月发射升空。届时,北斗导航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20日消息,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这种包括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4月1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中星11号卫星发射试验队传来消息,我国目前自研民商用通信卫星中转发器路数最多、载荷功率最高、重量最大的通信卫星——中星11号已完成卫星加注工作,即将转场至发射区,待命发射。 据了解,该试验队自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明确通过狠抓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双到位”,消除问题隐患,确保任务成功。 在质量控制方面,试验队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强对26项可靠性试验或仿真分析验证的复核、复查,特别是针对Ku输入介质多工器、载荷综合业务单元等新产品,加强设计与可靠性试验验证;完善大开口防护措施,通过相关试验验证,进一步提升卫星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