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篇
主持北京市扬帆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卫生行业专项课题、国家卫生计生委课题、北京市科委科研课题等多项重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行业高水平论文百余篇,主持参编多本专著论著。 自2012年起,作为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总计22人
【概要描述】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199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至光明日报工作至今。 社会职务: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宣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际儒联理事、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兼职教授等
邯郸市十大科技创新团队“资源勘测研究创新团队” 我院“资源勘测研究创新团队”获评邯郸市十大科技创新团队,孙玉壮教授为创新团队领军人才。 2016年九月,邯郸市委、市政府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层次创新团队进行表彰,共评选出包括孙玉壮教授“资源勘测研究创新团队”在内的10个科技创新团队。 孙玉壮“资源勘测研究创新团队”,长期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煤地质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水专项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校长。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198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3月获日本庆应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郑南宁教授长期以来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视觉与图象处理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工程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多项创造性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为我国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和图象处理学科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安危,1942年生,中共党员,资深翻译家、斯诺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创始人;长期从事外事工作,曾为来访的20多位欧美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做过口译;业余钻研欧美文学和中美关系史,与美国作家海伦·斯诺有着长达19年的忘年之交开创了“海伦·斯诺研究”学科。自80年代初,先后22次赴美国访问、讲学,协助官方和民间缔结了不少友好城市和友好学校。把从美国搜集到的有关斯诺与中国革命的文献、照片及实物300余件,捐赠给文物部门,于1987年在西安创建了永久性图片实物展览“伟大的女性一一海伦·斯诺在中国”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4日在济南召开,对为山东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表彰和重金奖励。 4月4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举行,共授予195项成果(个人)省科学技术奖。我市66项成果获奖,占全省的33.8%,其中最高奖1人,一等奖11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17项,获奖项目中企业主持完成17项,较去年增长89%
【概要描述】张岂之教授,1927年11月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县,1950年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哲学硕士研究生,1952年毕业。现任中国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华夏文化》季刊主编,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岂之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和高等教育研究,主编或自著的著作有:《中国思想学术史编年》(6卷)、Ⅸ中国思想学说史》(6卷)、《中国历史》(6卷)、 《中华人文精神》等,并在各类报刊发表有百余篇学术论文
薛荣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的教学与研究,是国际贸易学科的带头人。曾担任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府顾问、国务院关税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外经贸部世贸组织法律顾问、中国贸促会特邀顾问,兼任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教授,担任国际关系学会和美国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这个年代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将要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时代,过来人有些话想告诉你们,有些事想让你们知道。我们曾经历过了两个极端不同的环境,相信我们看见的,感觉到的,对于即将成为社会、家庭支柱的你们应该有着一定程度的帮助,也让后世引以为傲吧。 哲学硕士
物联网工程系是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上筹建的。南开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创建于2012年,重在培养掌握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设计原理、物联网应用、物联网安全等技术的物联网工程复合型人才。物联网工程系的新时代特色鲜明,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完整教学科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