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篇
长春光华学院音乐学院自建院以来,教师已出版专著、教材7部;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1门省级优秀课程。学院遵照艺术表演学科的教学特点及规律,积极组织师生艺术实践演出活动,定期举行“星期音乐会”,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 朝鲜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骆群,男,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输血及采供血工作20余年。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主任暨全军采供血中心主任。中国输血协会常务理事,免疫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输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输血医学装备与技术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输血领域评审技术专家,全军艾滋病性病防治指导小组组员,《中国输血杂志》《临床输血与检验》编委
瑞莱智慧RealAI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以安全、可信、可靠、可扩展的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为高价值场景智能化升级提供一站式赋能方案。 RealAI依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发起设立,团队坚持源头创新和底层研究,在国际测评和竞赛中多次斩获冠军,发表顶会期刊论文百余篇,累计获得各项知识产权5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并参与30余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 ⽬前,RealAI已在政务、⾦融、能源、制造、互联⽹等领域落地,为合作伙伴提供了⼈脸识别系统安全、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深度合成和伪造检测、隐私保护计算、AI攻防靶场等全套产品和解决⽅案
邯郸市十大科技创新团队“资源勘测研究创新团队” 我院“资源勘测研究创新团队”获评邯郸市十大科技创新团队,孙玉壮教授为创新团队领军人才。 2016年九月,邯郸市委、市政府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层次创新团队进行表彰,共评选出包括孙玉壮教授“资源勘测研究创新团队”在内的10个科技创新团队。 孙玉壮“资源勘测研究创新团队”,长期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煤地质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水专项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
主讲简介:苏新宁,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首席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杰出情报科学家,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现任南京大学信息技术开发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等近10种学术期刊的编委,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是“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介绍了全球地图标注卫星系统(GNSS)的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常用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阐述了GNSS卫星运动理论基础、卫星在轨位置计算、地图标注电文结构和信号特点,GNSS静态、动态和地图标注地图标注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与误差处理方法;全面介绍了GNSS控制网设计方法、外业测量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本书注重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力争使初学者理解和掌握GNSS技术。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测绘类或相关专业本科生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报告时间:2020年9月5日(星期六)下午3:00 陈军宁: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安徽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旦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家组专家、国家重大基础探究“973”信息领域咨询专家组专家。担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合肥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合肥市人民政府集成电路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合肥市微电子探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合肥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主任。曾担任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跟技术探究院副院长,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跟技术学院院长、电子科学跟技术学院院长;安徽大学电子科学跟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电子科学跟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电子科学跟技术省级A类重点学科负责人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是以针灸临床医疗为特色,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的中西医结合针灸康复诊疗中心。目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浙江省分中心、浙江省针灸中风康复重点专科及杭州市一类医学重点学科,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推广单位,长三角中西医结合心肺康复联盟创始成员单位。 目前,科室拥有床位89张,医护人员77名
文章来源:人文科学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09-21浏览次数:163 王健,大校军衔,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历任第二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思政教研部特聘教授
杜卫, 1957年生,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杜卫教授长期从事美育学与中国现当代美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主要著作有《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美育论》、《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走出审美城--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批判性解读》、《审美文化论》、《教育新概念•青少年美育》、《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研究》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教育研究》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