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一个国家人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
2019年9月11日,为持续提升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外语教师团队之间的交流,工程师学院2019-2020学年秋冬学期《实用交际英语》课程教学研讨会在理4-617召开,学院6名外籍教师全部出席。 会议统一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考核方式,并对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等展开热烈讨论,就不同类型研究生的针对性、区别化、特色化英语教学模式分享各自经验,达成了共识。 学院2019-2020学年秋冬学期开设15个公共英语教学班,采取全外教授课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网2014年10月16日讯 9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与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学校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 2014 887号): 针对2014年上半年学校食堂食品污染、饮用水污染事件多发现象,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和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预防学校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和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各地要高度重视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工作预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卫生计生、教育部门及相关技术机构的工作职责,建立定期沟通与协商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自的工作责任。强化对学校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和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认真排查食品和饮用水安全隐患,对农村、边远地区学校食源性疾病要加强重点防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强化部门协作,加强督导检查,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学校要认真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卫生计生和教育部门;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专业机构做好监测工作,并对监测分析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学校进行整改
石家庄市教育局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市级精品课 程 建设项目立项的 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有关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石家庄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经职业教育专家组对我市16所中等职业学校申报的39门课程进行评审,市教育局审核决定,确认其中20门课程(名单见附件)作为市级精品课建设项目予以立项。现对今年立项的市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发展的重要工程,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工作
本教材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药物制剂生产岗位的任职要求,在传统药剂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意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实际工作环境和主要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进行了重点描述。紧密联系药品管理法、GMP等法律法规,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药物剂型的概念、药物的原辅料质量标准、药品质量的要求与现行版《中国药典》内容相一致,更好适应企业的实际
中电文思海辉智慧产业大学是智慧产业事业部教育培训板块的一个著名品牌,依托中电文思海辉雄厚的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作为工信部AK项目的独家培训合作伙伴,落地地方政府/园区, 为地方政府/园区、工信部信息服务技术联盟200多家联盟企业提供高质量、满足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与地方高校的无缝对接,构建产学研融合、政校企融合的IT人才培养生态圈,为地方/园区的经济发展构筑了人才基础设施支撑。 中电文思海辉智慧产业大学的主要产品和服务:1、校企合作办学;2、终身职业技能认证培训;3、汇智在线教育管理平台
驻马店网讯(记者 周涛 通讯员 于力)守教育之初心,尽师者之责任。突如其来的疫情,隔断了师幼见面,却隔不断师生情。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宅家生活,增进亲子互动,促进家园共育,让孩子和家长们在防疫期间过的充实快乐,自2022年12月5日起,驻马店实验幼儿园就在公众号每日推送”健康宅家 开心游戏“线上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科学全面,包括绘本故事分享、亲子游戏、科学小实验、绘画手工、音乐律动、传统节日及防疫知识科普等,并在每周五进行优秀作品集中展示,确保幼儿童心不减,进步不断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设:室内装饰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湖南,面向中南部地区,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相结合,探究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方法,倡导学科渗透,强化产教融合,注重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能在环境设计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传播、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学概论、设计思维与表达、艺术概论、中外设计史、专业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地域文化设计专题、家具设计、地方资源展示设计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平台,2023年3月1日-2日,由教科研处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校级决赛圆满落幕。副校长符文文亲临比赛现场并指导,教科研处处长黄丹群、科研与实训中心主任杨轶等6位专家担任评委。本次比赛吸引了众多青年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3月9日,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学院组织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全体中层干部,思政部全体教师,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全体工作人员,全体学生共计9000余人在同一时段,通过网络收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本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由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大家纷纷表示,四位教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师生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绝伦的思政大课,坚定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中国***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