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飞
科技日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付毅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23日在京透露,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的首次飞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预计于2020年上半年组织实施。 周建平在当日举行的中国载人航天庆祝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中介绍,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目前稳步推进,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经完成,各系统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正(试)样研制及试验。 据介绍,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
简介:吴一戎,男,汉族,1963年7月生,1999年加入中国***。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党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我是1999年入党”,作为一名有着将近20年党龄的党员,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说:“我们这代人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2012年我当选为十八大代表,今年又成为十九大代表,我感到责任非常重大
中新网四川西昌4月20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4月20日22时41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次,截至目前,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唯一达到百次发射的单一系列火箭。 据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
国产大型客机C919日前在上海成功首飞,这一刻,将成为我国民航史上重要的里程碑,C919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承载着全世界的骄傲和希望。 据悉,C919机身线条流畅,机体从设计、计算、试验、制造等均为中国自主进行。飞机设计研制中有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如超临界机翼、新材料应用等
60年前,603基地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T-7探空火箭,开启了603基地发射探空、气象、生物火箭试验的先河,为我国以后的返回式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在上海南汇老港一飞冲天,吹响了航天人在黄浦江畔奋斗的号角。为满足后续火箭发射回收的需要,1960年3月,航天人选址安徽广德开始建设603基地,历时三个月建成并启用
中新网四川西昌4月20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4月20日22时41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次,截至目前,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唯一达到百次发射的单一系列火箭。 据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马帅莎)北京时间9月27日7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验十七号卫星。该组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随着长征六号火箭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实现三天三次发射,完成月发射八次纪录
记者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包括此次任务在内,一共规划12次飞行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迎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任务实施的“开门红”,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为后续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计划,此次任务后,我国空间站建设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