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飞
本文摘要:经过了几个月的测试,7月21日,Facebook早已顺利地已完成了Aquila无人机的第一次全面首飞。测试团队获得了里程碑式的顺利Aquila无人机升空、飞行中的时长少于90分钟(是计划时间的3倍多) 艾媒网综合报导经过了几个月的测试,7月21日,Facebook早已顺利地已完成了Aquila无人机的第一次全面首飞。 经过了几个月的测试,7月21日,Facebook早已顺利地已完成了Aquila无人机的第一次全面首飞
FM乌鲁木齐空运新闻分享:9月22日18时,一架装载着79.4吨电子产品的TUA672次航班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口岸飞往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纳巴特市。这是中国新疆首条直飞土库曼斯坦货运航线的首飞。 该趟航班搭载的出口货物,是在乌鲁木齐进行集货的服务器机壳组件、电动缸、起动机等机械设备配件
感谢IT之家网友 grass罗雨滋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3 月 16 日消息,据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消息,近日,位于江西景德镇航空工业昌飞吕蒙厂区的国产 AC313A 直升机地面联合试验机顺利完成了试运转工作,向新型直升机的首飞迈进了一大步。 “铁鸟”试验是直升机首飞前的必备试验,通过将直升机旋翼系统、传动系统和发动机三大动部件,按照装机状态安装在铁鸟台上,开车进行功能匹配性试验、耐久性试验、适航验证试验等,以验证三者之间的功能性、协调性和耐久性。 IT之家了解到,在 AC313 型机基础上,AC313A 型机通过换装新型发动机,采用宽机体结构、倾斜尾桨,升级传动系统,并对航电、飞控、液压、操纵等系统进行优化等措施,全面提升性能
原标题:中国国产大飞机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首飞”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6日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获悉,C919大型客机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首飞”。 C919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为150座级以上中短程单通道窄体客机,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畅销的空客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 据介绍,C919大型客机在基本完成机载系统安装和主要的静力、系统集成试验后,现已进入“首飞”前的冲刺阶段:全机地面共振试验和模态耦合试验
截至目前,C919 飞机已在上海、北京、成都、西安、海口、青岛、武汉、济南、南昌等 9 座城市、10 座机场密集开展验证飞行任务,后续还将根据计划继续前往合肥、南京、太原、上海浦东等航点。据央视财经此前报道,C919 国产客机今年 3 月有望开始载客。 资料显示,C919 大型客机是继运-10 之后,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
人民网南昌5月17日电 5月17日上午,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AC313A直升机是一款13吨级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可满足高原、高温、高寒等复杂地区和气候环境的使用要求。 通过定制化设计,AC313A直升机具备执行紧急医疗救护、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任务能力,在加装应急漂浮系统后,还可以执行海上救援任务,可满足我国全疆域全天候多用途的需求,将有效提高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和高质量供给能力,更好地支撑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本文摘要:克里沃鲁奇科在接受采访时称:“交付图-160战略轰炸机将完善(俄罗斯)三位一体核气力的空基部门。(该机)当前正在举行生产国家条约已经签署计划于2021年列装队伍。”据他先容未来7年内该型机数量将增至1.5倍
陈铭 男 北京人 中共党员,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航直升机研究所所长;北京海空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分会委员 1985-1989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本科学习;1989-1992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攻读硕士,开始共轴式直升机的气动设计研究;1992年开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直升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8-2003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开始,担任国内第一架共轴式无人直升机BZK-010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职务。该机1995首飞成功
据推测,歼-20的可选装备如下: (3)机炮:一门23毫米双管航空机炮。 歼-20(J-20),绰号“威龙”,北约代号“火牙”(FIRE FANG)。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研制的最新一代(欧美旧标准为第四代,新标准以及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空中优势/多用途歼击机的未来重型歼击机型号,该机将担负我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郭超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截至2020年1月20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经过大约一周的海陆运输,已先后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将分别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是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中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为中国近地空间站运营和后续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研制,全长8.8米,发射质量21.6吨,具备高安全、高可靠、适应多任务和模块化设计特点,主要用于验证气动热防护、再入控制和群伞减速回收等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