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
简介:吴一戎,男,汉族,1963年7月生,1999年加入中国***。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党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我是1999年入党”,作为一名有着将近20年党龄的党员,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说:“我们这代人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2012年我当选为十八大代表,今年又成为十九大代表,我感到责任非常重大
8月25日,国防科工局对外公布了高分三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首批影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微波反射特征明显,包括北京首都机场、福建厦门、天津港、洪泽湖、黄海海域等卫星影像,涵盖聚束、条带、扫描、全极化等高分三号卫星载荷典型成像模式图像,反映了不同成像模式下地貌影像特点及海洋环境监测等情况。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出席发布活动并讲话
我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高分三号”投入使用— 据新华社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中国首台1米分辨率的C波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23日正式投入使用,这将有效地进行提高中国民用雷达卫星数据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现状。 国防科工委局副局长吴延华介绍,5个月内,高级三颗卫星在轨运行,顺利完成了卫星平台系统测试,卫星负载系统功能测试,卫星集成和地面系统测试等任务完好,性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高分3号卫星是2016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高分特天眼目唯一一颗雷达星
矿区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而矿区北斗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施,能够为安全生产、调试指挥、科学决策提供直观、可靠的决策手段。 矿区北斗综合安全监控系统是集日常生产管理、安全防范、事故防范以及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指挥为一体的综合动态安全导航定位监控系统。整套方案是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结合多种传感器,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云服务等技术实现自动化监测预警
n 低成本稀疏激光雷达SLAM技术研究(2019-至今,企业委托,项目负责人) n 无人驾驶塔吊智能感知系统研究 (2018-至今,企业委托) n 面向MCU的超低功耗深度学习应用研究(2019-至今,企业委托) n 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系统研究(2010-至今,纵向项目) n 合成孔径雷达复杂目标识别系统研究(2020-至今,纵向项目) n 基于Exemplar-Classifier思想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目标识别研究(2015,自然科学基金) n 基于信息融合和主动轮廓模型的高分辨率星载SAR影像分割方法(2015,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n 国产高分2号遥感影像目标识别研究(2016,企业委托) n 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欢迎钟情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的本科生报考。 n 常年接收高年级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和实习,欢迎有兴趣者咨询联系。
简介:吴一戎,男,汉族,1963年7月生,1999年加入中国***。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党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我是1999年入党”,作为一名有着将近20年党龄的党员,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说:“我们这代人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2012年我当选为十八大代表,今年又成为十九大代表,我感到责任非常重大
2019年6月5日晚,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电学院共同主办了“院士大讲堂”活动,电子学院院长吴一戎院士在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为国科大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的报告,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关注,讲座由电子学院副院长孙应飞教授主持。 吴一戎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及大型遥感地面处理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工作。 讲座伊始,吴院士首先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如何认识创新? 吴院士此次讲座围绕从中国的创新之路到电子学的发展历史等有关问题展开,深入浅出地对创新进行了阐述
本计划将利用FPGA平台搭配FPGA芯片内部的高带宽内存来即时处理运用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测距多普勒算法并呈现高分辨率的雷达影像 透过AXI的总线与平行处理机制,高带宽内存的界面可提供进行测距多普勒算法内2维快速傅立叶转换所需的资料传输需求,同时透过适当的内存定址可使得2维快速傅立叶转换对高带宽内存进行无冲突的丛发性内存存取使得即时成像得以实现 联合国会员国于 2015 年同意 17 项全球永续发展目标 (SDG),以终结贫困、保护地球并确保全体的兴盛繁荣。此专案有助于以下永续发展目标: 探索此专案触及的研究主题。这些标签是根据基础奖励/补助款而产生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是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主要承担全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治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调查、评价、规划、修复整治等技术工作。 9822金莎创办于1956年,于2019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与四川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
简介:吴一戎,男,汉族,1963年7月生,1999年加入中国***。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党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我是1999年入党”,作为一名有着将近20年党龄的党员,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说:“我们这代人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2012年我当选为十八大代表,今年又成为十九大代表,我感到责任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