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很多商业化学术期刊可能因此把我‘封杀’,但我还是要讲以下这个问题”,10月31日,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莫比乌斯”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十分尖锐地批评了过度依赖商业化期刊的学术评价体系。 “作为学者,我们依赖于学术界的评价,以获得工作、晋升、甚至奖项”,他提到,过去几十年,学术界把这个权威交给了商业化的学术期刊。“他们的编辑用没有意义的所谓影响因子来判断我们工作的影响”,“尤其在亚洲,我们的学术领导人用这样错误的评价来评判科研工作”
罗杰——1971年生,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固定研究人员(PI)。湖北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理事等
11月20日上午,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超英研究员在生物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植物EJC核心基因的功能与进化的研究”的报告。学院部分教师及百余名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余国营主持
加拿大生命健康院院士;宋伟宏院士主攻神经病学、免疫学,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在Nature、PNAS 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是国际上著名的Alzherimer 及免疫细胞治疗研究专家。 宜明(北京)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 年10 月,是致力于基因和细胞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够为基因治疗药物从研发到临床应用提供全程服务的研发型生物技术公司。宜明细胞核心团队为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哈佛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等国际知名院校的院士或研究员,在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领域拥有十余年的产业经验
吕为群,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水生动物生理系系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比较内分泌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2018年度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日本一级黄一片2020免费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接国家、地方需求,依托相关基地平台建设,开展具有特色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先后承担了以洱海项目为代表的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土壤专项项目及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面上项目73项,承担国家973、863等课题10项;获得了包括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 日本一级黄一片2020免费SCI论文发表数量稳居国内高校前列。近年来,先后在Nature、Science正刊实现突破,在包括PNAS、JACS、ES&T等在内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2013-2015年ES&T31篇),ESI高被引论文29篇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我校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为基础,聚焦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深度融合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分子影像、神经影像、生物医学大数据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1990年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1996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开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6年我校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田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成立于2018年,由中科院院士常凯研究员任所长,现有12名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 研究所老师专注于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低维系统、量子信息与量子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微纳光学、低维纳米量子材料、无序系统、声学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no Letters、PNAS、Physical Review系列、Journal of Physics、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Physics Letters A/B、Optics Communications、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等重要期刊杂志上。
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管理;环境系统工程;产业生态学与物质循环;城市代谢与城市环境规划;生态环境大数据。 2004、2010年于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5年就职于耶鲁大学产业生态学研究中心,2015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并组建“物质循环与城市代谢”研究团队。曾获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和全球华人产业生态学会学术创新奖,现任英文学术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副主编和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编辑,受聘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在线发表了美高梅手机登录网站本科生林舒怡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论文题目为“Prediction of superhard B2N3 with two-dimensional metallicity”,论文通讯作者是李印威教授和徐美玲博士。这是我院本科生首次在JCR一区期刊发表发文,是我院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后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据悉,林舒怡是2016级物理师范班本科生,2017年在李印威教授的指导下获得校级大创项目“高压下新型高能量密度和超硬B-N材料的设计”,随后在李印威教授和徐美玲博士的指导下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