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
农业农村部: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春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保供工作情况介绍。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今年农业农村部在推进粮食稳产保供中,始终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不动摇,继续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绿色春耕。 “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2015年农业农村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组织开展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的就是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经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与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于2014年11月正式设立。该博士后流动站以蔬菜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果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蔬菜学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果树学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果树种质创制和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园艺实验教学中心、果树学学科实验室、园艺学研究生创新中心、山西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中心、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园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等为依托,以黄土高原旱作和半旱作园艺为研究特色,形成了“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物技术利用”、“园艺作物栽培与栽培生理”、“设施园艺与环境调控”、“食用菌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目前,该流动站有教授20人,副教授15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3人,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科学
【建设内容】在原有科研大楼四层上加建一层,建筑面积520.23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8台(套)。 【建设成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基地支撑的科技创新团队为农业水生产力与水环境团队,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农业水环境、稳定同位素溯源、作物与土壤诊断施肥、农业干旱调控。主要承担国家和区域有关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线上方式完成考察,正式认定我国3个传统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记者24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 图为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位于福建省东南部
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设在五街村部二楼,开什么会不清楚。 傍晚碰着同江,我问他开什么会,他说孙教授来了。 孙教授4月在香港中文大学调研,香港的傅红芬老师发来一个海报,孙教授于4月10日中午12点至下午1点30分作《村落传统: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的演讲
现在是重新思考我们如何种植、共享和消费粮食的时候了。如果方法得当,农业、林业和渔业可以为所有人提供营养的食物,并创造体面收入,同时支持以人为本的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目前,土壤、淡水、海洋、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退化
新华网西安10月13日电(记者陈晨)他是生长在岭南的异乡人,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陕西渭北高原从事旱作小麦育种工作,一干就是50多年。 他培育出的品种,让旱区小麦从亩产60多公斤一步步增长为亩产450公斤的高产作物,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救命恩人。 半个世纪过去,耄耋之年的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退而不休,依旧奔波在田间地头
9月11日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光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三期“科学麻辣烫”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业科技成就回顾与展望”主题论坛在国家农业图书馆举行。院士、专家、媒体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农业科技成就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究中国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伟大转变背后的科技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静等参加活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制片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影视专委会秘书长冯其器主持活动
9月11日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光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三期“科学麻辣烫”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业科技成就回顾与展望”主题论坛在国家农业图书馆举行。院士、专家、媒体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农业科技成就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究中国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伟大转变背后的科技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静等参加活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制片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影视专委会秘书长冯其器主持活动
在春暖花开之际,为增进职工间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和谐的院所文化氛围3月15日,院水产所组织部分所工会会员前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以下简称新都基地)参观学习,开展春季游活动。 在新都基地大门口,基地科普培训中心林长彬同志给会员们介绍了新都基地的基本情况和规划布局,随后带领大家参观了科普观光园、科研成果展示区、旱作农业区和园艺作物区等区域,重点了解了近几年各所的科研成果以及观赏植物的新品种等。会员们一路观赏了多姿多彩的油菜花、桃花、梨花和樱花等,在参观学习之余,纷纷拿起手机,相互记录着美好的春日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