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科学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摘 要: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及现代玉米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对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米品种选育朝着优质、高产、抗逆、高效、早熟等方向发展。在边缘化的环境中干旱、土壤贫瘠和病虫草害等生物与非生物逆境对生产的危害呈加重趋势培育和种植耐逆性强、水肥利用效率高的品种是实现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继续提高产量的途径之一
9月11日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光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三期“科学麻辣烫”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业科技成就回顾与展望”主题论坛在国家农业图书馆举行。院士、专家、媒体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农业科技成就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究中国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伟大转变背后的科技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静等参加活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制片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影视专委会秘书长冯其器主持活动
本报讯(记者芦晓春)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获悉,为了落实中央关于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政策,今年北京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以冬闲期绿色覆盖与保护性种植模式中的新型优势作物小黑麦为切入点,实施了“京津冀小黑麦新品种筛选与示范”项目,引进了小黑麦新品种在京津冀地区开展多点品种筛选试验,目前在三地开展了3个小黑麦新品种示范,示范面积共240亩。 为了检验项目工作开展的效果,日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举办了京津冀小黑麦新品种筛选和示范观摩会,来自京津冀各区县种子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育种单位的代表近40人参加。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孟凡华副研究员介绍,小黑麦是由小麦属和黑麦属物种经属间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加倍而人工结合成的新物种,它结合了小麦和黑麦的优点,一是生长势强,抗旱节水,是资源节约型作物;二是抗病虫性好,整个生长期内不需要喷洒农药,环境污染少;三是能解决冬季农田**问题,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沙土飞扬,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每当春天雨水节刚过的时候也就预示着农资朋友备春耕,销售旺盛的黄金时段。可是经相关人员走访了解,业内相关人士却普遍认为,2012年农药市场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启动率低,用药高峰期推迟。 据反映,目前除草剂市场需求无变化,杀虫剂的需求量减少,杀菌剂的市场有待观察
发布时间:2019-11-24来源: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158 11月23日,由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十六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洪程指出,作物生理学组为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重农抓粮”新时代需求下,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努力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 香槟分校的年度大学 此学习生活 摄影比赛是现在开放提交2020年为现在将在2020年的竞争中被自动输入任何意见。类的细节,截止日期提交的文件和日期和地点的颁奖典礼将在八月底公布。 此学习生活 是校园范围内的竞争庆祝我们美丽的大学香槟校区的Illini学习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