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算法
个人介绍: 陈国良(Chen Guoliang),博士,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
FPGA工程师:【该岗位可接受应届毕业生或实习生,我司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需求专业: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1.根据系统设计要求,负责FPGA总体方案设计、详细设计、RTL编码、仿真验证、板级调试; 2.根据系统需求,完成硬件子系统方案设计,完成电路原理图(及PCB)设计; 3.实现FPGA与ARM、单片机等常用处理器的配合操作; 4.负责电气子系统相关的测试方案设计及集成测试工作; 5.编写项目文档及其相关技术文档。 1.通信、电子、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掌握FPGA、ARM设计开发流程,具有Xilinx FPGA开发经验; 3.具有FPGA编码、仿真、调试能力,掌握VHDL或Verilog HDL编程语言,熟悉时序分析与优化,熟练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和仿真软件; 4.具备电路设计经验,熟悉常用数字模拟电路、接口电路设计,具备EMC电路知识,熟悉常用的电路设计开发软件; 5.做事积极主动,勤奋好学上进,善于协调沟通,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跨部门沟通和的团队合作精神。 算法工程师:【该岗位可接受应届毕业生或实习生,我司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需求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 1.负责医学影像链图像质量的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与系统校正; 2.负责系统成像相关的信号/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及性能评估及优化; 3.负责数据校正及图像三维重建算法的研究,图像性能的系统调试,图像质量问题定位及未来新技术研究; 4.低剂量成像系统解决方案; 5.对项目技术关键难点问题提取出解决方案与实现; 6.持续跟踪国内外在重建算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Departme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 Abstract: 对称矩阵三对角化和三对角对称矩阵的特征值求解是稠密对称矩阵特征问题并行求解器的关键步 .针对SMP集群系统的多级体系结构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矩阵三对角化和三对角矩阵特征值问题的分而治之算法给出了它们的MPI+OpenMP混合并行算法 .算法研究集中在SMP集群系统环境下的负载平衡、通信开销和性能评价 .混合并行算法的设计结合了粗粒度线程并行模式和任务共享的动态调用方法改善了MPI算法中的负载平衡问题、降低了通信开销 .在深腾6800上的实验表明基于混合并行算法的求解器比纯MPI版本的求
2017.8至今,就职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2015.11-2017.7,先后就职于中国华能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运行部和生产技术部。 2009.8-2010.9,就职于北方联合电力高头窑煤矿工程部
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1938年6月3日生于安徽颍上。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
Departme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 Abstract: 对称矩阵三对角化和三对角对称矩阵的特征值求解是稠密对称矩阵特征问题并行求解器的关键步 .针对SMP集群系统的多级体系结构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矩阵三对角化和三对角矩阵特征值问题的分而治之算法给出了它们的MPI+OpenMP混合并行算法 .算法研究集中在SMP集群系统环境下的负载平衡、通信开销和性能评价 .混合并行算法的设计结合了粗粒度线程并行模式和任务共享的动态调用方法改善了MPI算法中的负载平衡问题、降低了通信开销 .在深腾6800上的实验表明基于混合并行算法的求解器比纯MPI版本的求
《C++并发编程实战》是一本基于C++11新标准的并发和多线程编程深度指南。内容包括从std::thread、std::mutex、std::future和std::async等基础类的使用,到内存模型和原子操作、基于锁和无锁数据结构的构建,再扩展到并行算法、线程管理,**后还介绍了多线程代码的测试工作。本书的附录部分还对C++11新语言特性中与多线程相关的项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提供了C++11线程库的完整参考
深圳大学陈国良院士是中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率先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是中国并行算法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的重要基地。 20多年来陈国良院士系统地开展了并行算法的理论、设计和应用的研究,提出了并行算法研究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方法,形成了“并行算法——并行计算机——并行编程”一体化研究体系。在非数值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在中国国内外从事算法与高性能计算研究的高级人才
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1938年6月3日生于安徽颍上。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
Departme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北京100080 Abstract: 对称矩阵三对角化和三对角对称矩阵的特征值求解是稠密对称矩阵特征问题并行求解器的关键步 .针对SMP集群系统的多级体系结构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矩阵三对角化和三对角矩阵特征值问题的分而治之算法给出了它们的MPI+OpenMP混合并行算法 .算法研究集中在SMP集群系统环境下的负载平衡、通信开销和性能评价 .混合并行算法的设计结合了粗粒度线程并行模式和任务共享的动态调用方法改善了MPI算法中的负载平衡问题、降低了通信开销 .在深腾6800上的实验表明基于混合并行算法的求解器比纯MPI版本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