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id
苯丁胺 Benfotiamine是一种膳食补充剂,它是硫胺素(也称为维生素B1)的衍生物,维生素B是一种维生素B,存在于多种食品中,包括豆类,坚果,种子,小麦胚芽,强化谷物产品,如面包,谷物,面食,大米,面粉,一些肉和鱼。由于***盐是脂溶性的,与硫胺素相比,似乎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被人体吸收,因此有人用它来提高硫胺素水平并控制某些健康状况。 主要吃高度精制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白米)或未加筋的白粉产品的人,或避免全谷类食物的人,硫胺素缺乏的风险可能更大
蓝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根据美国 Tufts 大学的分析,在40种具有抗氧化效力的蔬菜和水果中,蓝莓的花青素含量排名第一。 据美国、日本、欧洲科学家研究,蓝莓果实具有明显地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营养皮肤;延缓脑神经衰老;对由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有治疗作用;增强心脏功能;预防老年痴呆等等许多药用价值。 对由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免疫病有治疗作用
酸碱指示剂(Acid-base indicator),或叫pH指示剂、氢离子浓度指示剂,是用来测试pH值的化学试剂。 它们本身是弱酸或弱碱,亦是色素,滴入溶液时会与H⁺氢离子或OH⁻氢氧离子结合,转化成相应的酸式或碱式,从而显示不同色泽。pH指示剂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能可逆变色,可在中和分析中指示反应终点,亦可测定试液的pH值
在 1953 年,两位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家米勒(Stanley L. Miller 1930 – 2007)博士和他的指导教授,也正是 1934 年诺贝尔奖得主的尤瑞(Harold C. Urey 1893 – 1981)博士,把装有甲烷、氢气、氨等气体的玻璃球施予电击,让它们在高温及高能量下反应。他们借由这样的方式模拟地球早期的大气环境,并分析生成物的种类,发现这个玻璃球中出现了一些氨基酸及碱基。这些小分子都是构成蛋白质及核酸的基本要素,后者包含了单股的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及双股的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绿天专注于植物化妆品原料,厂家直供,迷迭香叶提取物价格好。 迷迭香叶提取物(Rosmarinus Officinalis Leaf Extract)是从迷迭香的叶中提取的全水溶性植物化妆品原料。主要活性成分为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水溶性酚类化合物
多吸多健康 ─ 您知道呼吸的秘密吗? 激烈运动过后不少人都会出现所谓的延迟性肌肉酸痛(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特别是在离心运动后的24-72小时,会感觉到最强烈的酸痛。过去对于DOMS的机制有几种解释,一种是体内产生的乳酸(lactic acid)浓度提高,代谢废物囤积于体内; 一种则是肌纤维内产生了微小创伤(micro-trauma),也有体内离子、酵素浓度改变等其他假说
适合宠物身体渗透压255 mOsm/L的电解质补充水,在天气炎热、户外运动时,能够快速补充水分及矿物质,保持狗狗、猫咪的身体机能;味道为宠物喜爱的酸奶口味,刺激毛小孩的兴趣,增加喝水的欲望。 维生素B5(泛酸,Pantothenic acid)为身体必须的维生素之一,能够维持皮肤和毛发的健康。增加皮肤水合作用,帮助改善干燥、脱屑、粗糙以及各种皮肤疾病,有关的红斑作用,同时具有保湿功能,改善和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也能增加头发的强韧、再生
抗坏血酸,英文叫做ascorbic acid,其实他就是vit C的另一个名字, 就像我叫林冠良,你也可以叫我Siin,Siin和林冠良都是我, 如果你听到有个人说【林冠良和Siin是死对头来的,他们两个同台会打到你死我活】 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完全不认识我。 然后我今天看到一位不认识【vit C=抗坏血酸】的”营养师“, 我看到这一篇的时候,心想:莫名其妙,有人吃生的木薯的吗?木薯要加热才能吃不是常识? 2秒之后我反省了,常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 === 【生的】木薯有毒没有错,它里面有氰酸(cyanic acid), 吃下去后经过身体转换变成氰化氢(hydrogen cyanide),轻者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重者死亡
根据马来西亚国际贸易暨工业部(MITI)发布之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马国为全球工业油酸(Industrial Oleic Acid,HS Code 3823.12)最大出口国,出口额为1.06亿美元,全球市占率为33%;其他主要出口国依次为印尼(6770万美元)、比利时(4230万美元)、荷兰(3270万美元)及德国(1970万美元)。 马国工业油酸5大出口市场分别为韩国(1740万美元,占总出口额16.42%)、日本(1500万美元)、荷兰(1080万美元)、美国(930万美元)及印度(890万美元)。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Acid Esters,缩写PAEs,又称酞酸酯,俗称塑化剂),是普遍用于塑料工业的主要增塑剂和软化剂。塑化剂进入人们的视野最初是2011年的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的“起云剂”事件,当时他们是在产品中恶意添加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另外,自2012年酒鬼酒中检测出塑化剂含量超标以来,陆续出现多个品牌白酒的塑化剂超标,其中包括茅台、五粮液等知名品牌,许多品牌塑化剂超标甚至高达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