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方程
若论方阵最精华的本质,诚然非特征值莫属。特征值决定了矩阵所代表的线性变换的固有特性。特征值的绝对值 (或称向径) 表示线性变换的伸缩大小,特征值的幅角则表示旋转强弱 (见“解读复特征值”)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通过变分理论得到了液晶指向矢倾角θ满足的微分方程利用差分迭代的方法计算了强锚定平行排列液晶盒和混合排列液晶盒中液晶指向矢的分布情况利用琼斯矩阵的方法计算了两种液晶盒中电光特性曲线。 性质:又称乳剂样准曲线
11月28日下午第二届明理学者国际论坛理学院分论坛在10号楼415成功举行。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次分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邀约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6位青年才俊参加了论坛并做了有关组合数学、微分方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以及新型超导材料等前沿领域的报告
●2018年春季学期 讲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共1*20+0.3*(136-90)=33.8课时. ●2017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 共2*20=40课时. ●2014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1习题课》 共2*19=38课时. ●2014年春季学期 讲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共1*19+0.3*(94-90)=20.2课时. ●2013年春季学期 讲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共1*19+0.3*(120-90)=28课时. ●2013年春季学期 讲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共1*12=12课时. ●2012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代数2》 共6*20=120课时. ●2012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代数2习题课》 共2*20=40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1习题课》 共10*1=10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实用数值分析》 共38*1=38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实用数值分析》 共13.5*1=13.5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共25*1=25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共41.5*1=41.5课时. ●2018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差分方法》 共3*20=60课时. ●2014年秋季学期 讲授《发展微分方程数值解》 共3*20=60课时. ●2014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值分析二》 共3*19=57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 共3*20=60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 共3*20=60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发展方程数值计算方法》 共3*20=60课时. ●2009年以前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 共42*1=42课时. 指导研究生论文: ●2017年秋季学期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4人学历硕士2人. ●2017年春季学期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4人学历硕士2人. ●2012年秋季学期 教育硕士2人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2人学历硕士2人. ●2012年春季学期 教育硕士2人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2人学历硕士2人.
非线性泛函分析及其在非线性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中的应用。 2002.9-2006.7 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6.9-2009.7 江苏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9.9-2014.9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4.9月-至今 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 从事数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半线性椭圆型方程Neumann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分歧的研究》(11626182)
数学模型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个系统。数学模型不只用在自然科学(如物理、生物学、地球科学、气象学)和工程学上,也用在社会科学(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科学)上;其中,物理学家、工程师、电脑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们最常使用数学模型。 Eykhoff定义“数学模型”为“对一个现存(或被建构的)系统本质的表述,以能以有用的形式表示出此系统的知识来
对未来天气和气候进行有价值的预报一直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现代数值天气与气候预报将大气科学与数学、物理相结合,用现在的气象观测资料与描述大气海洋运动发展变化的数学物理模式,利用超级计算机,把未来的“天气”或“气候”较精确地计算出来。本报告将简要介绍现代数值天气与气候预报的主要思路与方法,着重讨论数学中的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计算方法与非线性最优化等研究方向在大气与海洋科学研究中的有关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第1题 设b≠0,当x→0时,sinbx是x2的( ) 第3题 函数f(x)=x3-12x+1的单调减区间为(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我们将较为系统的回顾课题组在高精度线性化数值算法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高精度线性化保结构算法的构造,稳定性分析和线性化全离散算法的最优误差估计等方面的工作。 李东方,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林群,男,1935年7月生人,原籍福建省福州(连江),无党派人士,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3年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