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s
5月24日(周四)下午在梁林校区1号楼506学术报告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道勇来我院作题为《具有复杂结构的单分子组装体的精确构筑》的学术报告。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2011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各一项(第二获奖人),担任《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化学通报》编委。1991年和199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分别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博士组在利用铜/铁共催化的炔丙基胺衍生物通过类Meyer−Schuster重排反应合成β-氨基烯丙醛衍生物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经于2014年12月2日在有机化学通讯(Organic Letters 2014 16 6288– 6289)上发表。 Meyer−Schuster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反应是合成α β-不饱和醛酮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改进该反应,发展了不同的催化体(钌,铱,金等)来合成结构多样性的化合物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各一项,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Finance research letters》、《Economic Modelling》、《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研究发现,提高LED的效率,靠的就是它!? 长年以来,铝镓氮(AlGaN)深紫外LED已经常见在日常生活中,并广泛的应用在杀菌消毒、水净化、光疗等领域。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对于铝镓氮(AlGaN)又更深的研究,并希望可以了解LED的结构如何影响其效率。 研究开始,研究员在非常小的偏一度角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一层氮化铝
张培成,药物化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基于传统功效的常用中草药物质基础及活性先导物的发现与合成。近年来,分别对灵芝,红花,红景天,甘草,山楂, 连翘,野菊花,苦参,虎杖,川芎,朱砂根,丁公藤等中草药活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000余种天然产物,其中500余种为新化合物,部分化合物不仅具有新颖的结构,而且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抗氧化,抗糖尿病等药理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使用指南: APS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使用指南(2020年版).pptx 美国物理学会APS(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成立于1899年,在全球拥有会员51000多人,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物理学专业学会之一。APS出版的物理评论系列期刊:Physical Review、 Physical Review Letters、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分别是各专业领域最受尊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技期刊之一,在全球物理学界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中具有极高的声誉。
9月3日晚七点,由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一期优秀研究生科研经验分享活动在线上以腾讯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 本次科研经验分享活动由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刘露老师担任主持人,优秀博士研究生王雨、优秀硕士研究生麻汕两位同学担任主讲人,参会人数高达50人。 王雨同学以她2020年发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上的文章《How sticky information and members attitudes affects the co-innovat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为例,分享了“可持续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内容与成果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八周学术活动安排(钱诗智) 发布者:资源与环境工程发布时间:2019-10-18浏览次数:12 1、钱诗智(Shizhi Qian)博士,1976年生,2004年博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为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流体器件设计制造。已在Nano Letters Nano Energy Nanoscale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 on a Chip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60余篇发表在中科院SCI分区TOP期刊上,所发表论文被引用超过4400次,担任Scientific Repo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Nanotechnology and Nanomedicine杂志的编委和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副主编。主持或参与项目21项,经费逾$1800000
“《女儿的灵界朋友》有着关于伯利兹与马雅文化历史的生动记述,更深入刻画了养育、婚姻和信念的挣扎。”——《时人》杂志(People Magazine) “艾德蔓带领读者进入每个母亲都会经历的旅程——超乎理性的希望、不问理由的相信……也带给我们其他书所没有的——诚实和慰藉和友谊。”——凯瑟琳‧哈里逊(Kathryn Harrison),《罪之吻》(The Kiss)作者 一个女人的追寻,想为她的家找到解药; 一种相信,带她进入异国,也进入新的心境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no Letter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抗癌纳米技术,其可以将抗癌药物均匀地运输至整个肿瘤组织。 科学家们常常利用抗癌药物来治疗不能进行手术的肿瘤,然而将药物运输至肿瘤细胞通常比较困难,尤其是将药物覆盖整个肿瘤组织更是难如登天;利用前的药物运输系统,比如纳米技术,一种药物就可以被仅仅运输到血管附近的肿瘤细胞处,但对肿瘤核心细胞却毫发无损;大多数的药物都是通过注射到血液中发挥作用的,而这种情况经常会导致肿瘤的复发。 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利用脂质体,使其融合如细胞膜并且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样位于脂质体内部的药物就可以随着血流达到患处,进入到血管附近的肿瘤细胞,在肿瘤细胞中其被装载于外核体中,外核体机体中天然发生的纳米颗粒,其可以在细胞间转运,这样药物就可以被有效运输至核心的肿瘤细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