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s
近日,南京大学闻海虎团队获得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主要完成人为:闻海虎、杨欢、祝熙宇、李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公示,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项目200项,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120项。 获奖项目简介: 超导作为固体材料中电子系统配对凝聚的现象,是凝聚态物理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即慧眼卫星)团体通过对X射线吸积脉冲星的详细观测,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得出其最峭场,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直接且非常可靠地测量至的宇宙中的最峭场。该结果于8月10日在国际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发表。 2017年8月,科研人员利用慧眼卫星对X射线吸积脉冲星GRO J1008-57的一次暴发活动进行了详细观测,首次在其X射线能谱中以高于20倍标准偏差的高置信度在90千电子伏特(keV)附近发觉了一条回旋吸收线
科研、教学、获奖简况: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协、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项。在《微生物学报》、《土壤学报》、《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食用菌学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29篇,其中SCI、CSCD源刊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授权4项;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永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杨兆年,男,1986年12月生,副教授/硕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西安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青年科技新星、优秀本科生导师,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承担电子工程系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讲授《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可靠性》课程,《半导体集成电路》陕西省一流课程团队骨干成员。获校级教案比赛二等奖1项
报告人简历: 陈永明: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4年于西安师专毕业,1990年在西北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获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1996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所任副研究员。1998-2000年及2000-2001年分别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和德国美因兹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5月24日(周四)下午在梁林校区1号楼506学术报告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道勇来我院作题为《具有复杂结构的单分子组装体的精确构筑》的学术报告。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2011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各一项(第二获奖人),担任《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化学通报》编委。1991年和199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分别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韦岳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担任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油气光学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Petroleum Science》期刊青年编委会委员。长期致力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炭烟颗粒物净化和光催化CO2还原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催化机理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肥胖症的防治,弱势人群健康问题。迄今主持参与完成了4个美国卫生研究基金项目和一个美国农业部项目,正在主持参与1个美国农业部项目,1个哈弗大学研究项目和2个美国卫生研究基金项目。曾在《Health Economics》、《Economics Letter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Nutrition》、《Food Policy》、《Social Science & Medicin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Land Economics》、《Applied Economics》等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美国农业应用经济学协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美国农业应用经济学协会食物安全营养主题年度最优经济论文奖,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Gamma Sigma Delta研究奖,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农业和生命科学学院年度最优应用研究奖等
根据《Neuroscience Letters》刊登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Universitat de Barcelona)的最新研究,牙齿咬合程度可能还和身体姿势控制,及平衡感的维持有关。 研究中,作者发现透过矫正受试者的牙齿咬合异常,可增进受试者控制身体姿势的能力;此外,不论是静态平衡或动态平衡的实作表现,亦皆于齿列矫正后出现显著的进步。 这项研究结果对于喜爱运动或以运动为职业的人来说是个重要的参考,矫正咬合异常的牙齿,可能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更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增加身体的姿势控制,有机会预防因突然失去平衡而可能造成的运动伤害,例如扭伤、拉伤及骨折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课题组和浙江大学医学院李月舟课题组合作,在Nano Letters期刊发表了题为Ultrasonic control of neural activity through activation of mechanosensitive channel MscL 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将超声辐射力和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结合起来,首次在神经元上通过超声刺激激活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并进而精确控制神经元的兴奋性。该成果开拓了超声在脑科学研究中的新方向,为超声遗传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