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会议
【本报讯】行政院会今(21)日通过司法院拟具“勞动事件法”草案,将会衔送请立法院审议。 行政院长赖清德表示,该法的制定是执行总统府司法改革国是会议决议,为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法的特别法,以期妥适、专业、迅速、有效、平等处理劳动事件,维护劳工法定权益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本案送请立法院审议后,请劳动部与司法院及立法院朝野各党团沟通协调,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根据工作计划草案,司法国是会议共分为三个阶段:意见征集、分组会议、总结会议。 意见征集:对外征集已经在去年底截止,目前正在归纳准备所征集的意见1。 分组会议:从2月20日起到5月21日,共13周的时间,会分成五个分组,原则两周举行一次会议2,每组15人出席者,成员中的非法律人过半
法务部邱太三部长,偕同高检署王盛检察长、检察司林邦梁司长、综合规划司朱家崎司长及矫正署巫满盈署长,视察基隆地区所属机关,除本署之外,尚包括调查局基隆市调查站、航业调查处基隆调查站、矫正署基隆监狱及基隆看守所,并在本署听取各机关业务简报及办理座谈。 部长表示,在人力及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形下,各机关所属同仁都还是很卖力的执行业务,并且有很好的绩效,予以肯定。部长表示,诚如总统训示,推动司法改革是国人高度期待,司法必须回应人民的需求,不再只是法律人的司法,而是全民的司法,未来的司改国是会议会纳入人民参与,让人民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
司法院近来召开记者会,公布8项司改议题于司改国是会议中提出,其中改革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成为焦点,包括公布终审裁判的不同意见书。图为司法院秘书长吕太郎。(林伟信摄) 司法院公布拟于司改国是会议上提出的8点改革方向,其一是“终审法院裁判公布不同意见书”
‘法学院解析’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增修,加以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快速变迁,导致新犯罪类型增加,各项侦查作为面临巨大冲击与挑战,案件新收件数逐年成长外,因应推动之各项刑事政策与司法改革国是会议决议之落实,使检察机关之社会责任与业务负荷更为加重,检察业务之质与量俱增,如何使检察机关人力配置合理化及工作负荷正常化,实属刻不容缓之重要课题。 落实司法改革政策,检察人力不足的现象,是检察机关普遍性的问题。有鉴于检察人力资源之运用系影响检察效能及司法改革是否成功之关键因素,检察人力之运用及其相关议题因而为重要研究议题
因应“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施行法”施行,本院于101年2月设置“司法院人权暨性别平等委员会”,推动人权及性别平等业务。 106年10月为回应司法改革国是会议之决议,并强化儿少权益及保护工作,发布“司法院人权与儿少保护及性别友善委员会设置要点”,将“司法院人权暨性别平等委员会”改组为“司法院人权与儿少保护及性别友善委员会”。 为宣示推动人权与儿少权益及性别平等工作之决心,108年11月修正本会设置要点,提升召集人层级由本院院长兼任;委员人数亦自固定17人增采弹性人数19至23人;并增设教育训练组,办理本院性别平等教育训练事项,强化本会功能
为转达法务部当前检察政策,并沟通所属各署意见,本署于106年6月29、30日,邀集所属各级法院检察署及福建高等法院金门分院检察署、福建金门、连江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长,假台南地区举办106年度第1次检察长业务座谈会。 部长于致词时强调反毒工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期许各检察长能够积极与县市政府、辖内警局进行沟通,透过区域联防机制,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其次,针对司法改革国是会议与检察业务相关之议题,部长特别提及检讨检察人事制度、减轻检察官工作负担、落实检察官评鉴制度等具体方向,以期提升办案品质及定罪率,回应人民对司法之期待。最后,部长再次重申侦办案件应严守侦查不公开原则,并应尽速建立相关检讨机制,避免一再引发民怨
●小编新闻解析: ‘法学院解析’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增修,加以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快速变迁,导致新犯罪类型增加,各项侦查作为面临巨大冲击与挑战,案件新收件数逐年成长外,因应推动之各项刑事政策与司法改革国是会议决议之落实,使检察机关之社会责任与业务负荷更为加重,检察业务之质与量俱增,如何使检察机关人力配置合理化及工作负荷正常化,实属刻不容缓之重要课题。 落实司法改革政策,检察人力不足的现象,是检察机关普遍性的问题。有鉴于检察人力资源之运用系影响检察效能及司法改革是否成功之关键因素,检察人力之运用及其相关议题因而为重要研究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