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
12月29日下午,服装学院召开了2023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推进会,院长陶辉教授、党委书记杜新年出席会议。服装学院各系系主任、拟申报项目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王柯教授主持
人工翻译有哪些优点是软件翻译所有没有的? 近几年市面上不断涌出各种类型的翻译软件,而且软件翻译的速率、效率很高,翻译成本也低,但是人工翻译依然是人们的重要选择之一,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从翻译的灵活性、针对性以及错误率等三个方面分别解析人工翻译有哪些优点是软件翻译所有没有的。 简单的句子,无论中翻英,还是英翻中,软件还能够胜任,但是碰到寓意深一点的句子,软件翻译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且软件翻译只是依据单词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并没有理解语境,进行词语之间的组合,译出来的东西常常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单词翻译正确了,没有组合好,使得翻译出来的语句缺乏实用性;而它的好处就是人是活的,人可以随机应变,可以理解具体的语境,从而进行翻译,如此翻译过后的句子和实际意思将会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软件翻译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是很机械化的,人无法和翻译软件进行交流,但是人工翻译在遇到问题,遇到不理解的时候,可以和客户,和团队进行有效、有针对性的交流,从而提升翻译效果
2022年11月22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设计创生”学术季开幕式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顺利举行。 上海市经济信息委员会创意和设计产业处副处长陈建林,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董事长贺超和副总裁陈海明,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理事长张展,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俞振伟,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原副校长张同,校学科与学术发展办公室主任范希嘉等出席仪式,活动由设计学院副院长王红江主持。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中心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在教学和科研创新上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对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拓展学校与政府、产业、协会(学会)的深度合作空间
我们讨论的“修辞”不限于广义或狭义的定义,而是作为敏感的人对“表达”本身的在意。 首先祝大家2022新年快乐!感谢大家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的订阅和收听,是你们花费的3487小时让这件事情变得珍贵。因此作为2022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来聊聊“希望”
庭院灯是户外照明灯具的一种,通常是指6米以下的户外道路照明灯具, 主要部件由:光源、灯具、灯杆等5部分组成,因为庭院灯其具有多样性、美观性具有美化和装饰环境的特点。 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 东方文化又重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元素”这一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越来越高的艺术价值。 它以当代的景观设计语言表现传统中国园林的精神内涵,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以现代人的功能需求和审美爱好来打造富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
under below underneath 和beneath 这四个词都有“在……下面”的意思,但它们在语境上的使用是有区别的。 1. 在三维空间上,当表示一个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在另一个物体下面时,要用under,如: 2. underneath 与 under 都表示在空间位置上某物的下方,但 underneath 一般强调处在下方的物体被覆盖或隐藏,如: beneath 可以表示 underneath 的相同意思,但该词是更加正式的文学用语。 3. below 用于表示低于某一参照高度、平面、标准等
锐态旨在塑造“空间”,革新公众体验、社区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个性与形象。 在中国,“空间塑造”的概念首次由锐态提出、倡导并实践发展至今,以鲜活人们的城市生活感受与体验。自2009年成立至今,在城市设计,空间塑造,研究与培训四大领域,锐态工作室致力于秉承专业的跨领域跨文化的理念和设计,提出创新性的原创空间解决方案
吴同利,1967年生于上海,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师从张乐平、李咏森、韩尚义、钱延康、刘旦宅等诸先生,擅长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和创作,从事大量的连环画和文学作品插图、水彩画以及漫画的创作,17岁创作的水墨画作品≪梦想≫在法国获奖,18岁时在上海首次举办个人画展,20岁加入了上海美协成为最年轻的会员,作品多次参加上海美术大展和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多次被上海市政府作为礼物赠送给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外宾。 在当许多艺术家正火热的积极投入到当代水墨的豪华盛宴之时,吴同利仍执着默默地守望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湖北美术馆一直致力于与各大艺术高校进行联动合作,推进青年艺术家和学院艺术的创作与交流,为区域间纷繁的艺坛新向与严谨的学院治学共同提供展示的可能。已举办的两届“学院空间艺术展”,正是作为这样一个观看青年与院校发展的重要的窗口,每年以不同主题与不同人群进行学术讨论与研究。时至今年,我馆协同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策划的“卡提——2016学院空间艺术展”也将如期与大家见面
单增生于1965年1990-1997年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德国卡塞尔大学美术系,柏林艺术大学艺术语境学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德国职业美术家协会会员柏林欧亚文化教育促进会主席。曾被聘为柏林艺术大学夏季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