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journal of the center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n.1 古来即有天台宗主张性具,性恶的说法。陈英善博士却以为性具,性恶乃天台宗的方便教义,而其主哲理则是鸠摩罗什以来之遮诠式的“实相”。本文试图以智𫖮“法性即无明”的主张为主轴,辅以“正因佛性”等概念的分析,证明天台宗的哲理,含有来自地论师和摄论师之宇宙创生的理论内涵;而其“法性”一词,则染有浓厚的“真常唯心论”的色彩
1. 南北朝时发源于北方“地论宗”依《十地经论》兼取《楞伽经
1. 南北朝时发源于北方“地论宗”依《十地经论》兼取《楞伽经》建立以第八识为真识的唯识学说;在南方真谛传译世亲无著诸多论著,依真谛所译《摄大乘论》兼取真谛所译《决定藏论》“摄论宗”渐蔚风气,主张设第九识为觉悟动力来源。请分析“地论宗”与“摄论宗”两派唯识学说对于“真识”看法不同之处在哪里? 3. 圆测解说唯识学说根本经典《解深密经》时描述到真谛依《决定经论》立九识之学,针对第八识与第九识皆有独特之分析。第八识“阿梨耶”在真谛解释下分别有“解性”、“果报”与“染污”三特性;第九真如识“阿摩罗”则有“所缘”与“能缘”两面
c. 劳思光2015 ii: 226评论道:“佛教既以自学为
c. 劳思光(2015 II: 226)评论道:“佛教既以自学为依归,则最高主体性所在,自必不能再受外在限制;故通过“众生成佛”之肯定,以显此最高自由,乃理论之必然结果;故《法华》此义,不能不视为佛教之究竟义。”请以你自己的理解,说明劳思光此处的评论,并申明你对此评论的看法。 2. 从唯识学说中《摄大乘论》与《成唯识论》等所揭之“种子说”,衍生出相应于印度传统种姓观念的论点,认为众生一旦受生,便生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菩萨种姓、不定种姓或者一阐提种姓五者之一,依照种姓特质经历一生相对应的境界,具有浓厚的决定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