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
弥陀区的位置在台湾省西南部,在高雄平原的边缘,西边距离海约有二公里,东边距离冈山街大约五公里左右,中间是冈山空军机场,南面一公里有漯底山,山的高度约为五十二米和梓官区连在一起。北傍阿公店溪和永安区为界。本区在地图形状南北大约等长,东边距离较短,西边海岸线很长,看起来好像梯形
兰博入校园-泰厉害了雅(2场) 数百年来,泰雅族人的足迹散布在整个台湾中北部山区,沿着中央山脉和雪山山脉主要河川两旁的阶地,建立了无数部落,而世居宜兰的族群中,除了汉人、平埔族噶玛兰人,当然也包括分布于海拔500~2000米山区的泰雅族。泰雅祖先以深奥语言传唱下来的古训,成为他们的信仰与力量,教导他们要像野草般向四处扩展,在数百年的拓垦岁月中,以土地维系着族群命脉传承,因此土地是大地之母,提供其生命意义与价值之来源,更是代代相传口述历史之灵魂。在历史传说、信仰祭仪等的部落文化及族群认同、族群之凝聚,无一不是以土地連结,而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来看看泰雅族是如何与自然互动,展现他们的生活哲学
北投里旧名北投仔庄,原名北投,因聚落规模较小,为与北投庄(今台北市北投区)区分,故称为北投仔庄。北投(Patauw)为平埔族语,意指女巫;当地居民将北投之名与郑氏政权相联系,认为是当地原住民投降明郑而得名,当误。北投仔最早为平埔族潘姓部落所开垦,清乾隆时期,泉州人李重卿来此开拓,垦事大兴,后渐开发
台湾地区人口约2360万,超过70%集中在台湾岛西部的5大都会区,其中以台北市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台湾地区有98%的人口是来自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原住民(统称高山族)。台湾本省人指二战结束前就已在台湾生活的族群
这家书店不只在浊水溪以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可以说是“惊动万教”的标志性独立书店。跟现在的新书店比起来,洪雅或许有点老派,但老派的书店精神正是老板多年来小心翼翼所呵护的火苗。 从意气风发的二十一岁就开始做书店,洪雅也成为社会运动的核心
三百年前的道卡斯是人文荟萃文化聚集的部落。三百年后,道卡斯转变为生产自行车的重要基地。下一个三百年,道卡斯不仅仅代表亚洲的自行车品牌,更将成为台湾本土自行车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台湾这块土地上,有着许多语言-目前现存的南岛语系各语言约有二十多种,并有汉语系属的闽南语、客家话、华语及一些变种。此外,在台湾的历史上,也有许多目前已灭绝的平埔族语言,荷兰语、西班牙语、日语也曾活在这块土地上。 语言发展与障碍(一)-其实我有阅读障碍? 有一些人,即便长大成人,也仍无法流畅阅读文字
(2) 崇文国小也是全国族群分布最丰富的区域,有鲁凯族、排湾族、平埔族、 闽南族。 (3) 崇文国小于民国11年建校,已有86年历史,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 (4) 李校长于98年8月到任,为人较随和作风开明
本校创校于日治时期大正元年 (1912),已有百年以上校史,校址位于台南市大内区,北与六甲区为邻,西与官田区、善化区为界,南接山上区,东以乌山岭与玉井、楠西区相交,曾文溪蜿蜒曲折流经本区,是山区与嘉南平原的交界,于后则有群山环绕,曾是大武垄社、西拉雅四大社以及噍吧年社的迁徙之地,后为四大社的平埔族迁移至此,而汉人在大内的拓垦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杨氏家族中沿着曾文溪上行,到石仔濑登陆,开展了本区的发展,现仍保有许多传统的风土民情及人文历史的足迹。如大武垅公廨、杨家古厝、大内神社遗址等。 本系统仅供讯息揭露,地点使用相关法规(都计、建管、消防等法令规定)系属各主管机关权责,与本系统无涉
工作重点与发展困境: 发展漳洲社区丰富的社区产业,结合体验营、手作DIY等活动。 漳洲社区近年来在社会福利发展上不遗余力,“把老人和小孩照顾好”是社区最主要的目标。 未来发展愿景与工作目标: 将社区养鹿、社区产业、社区友善耕种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