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
位置描述:东邻六甲、官田,西接学甲,北与盐水、新营、柳营为界,南与麻豆连接。 由国道1号接84快速道路向东,至下营系统交流道后左转接台19甲,再左转接中山路一段,直行至本所。 由国道3号接84快速道路向西,至下营系统交流道后右转接台19甲,再左转接中山路一段,直行至本所
为打通六甲及官田地区交通路网,市府积极向中央争取到辟建台南市六甲西侧南段生活圈外环道路,继今年4月完成第一期道路开辟,今(20)日举行第二期道路开工动土典礼。市长黄伟哲表示,未来六甲西侧外环道南段开辟完成后,可大大减少市区内交通壅塞情况,并建构六甲及官田完整交通动线,及往返国道3号乌山头交流道更为便捷。 工务局表示,六甲西侧外环南段道路经过六甲区及官田区,总长2.48公里,分三期开发,总经费约6.36亿元(其中用地费约2.6亿元、工程费约3.76亿元)
?2月24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暨移风易俗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讲话,副市长刘志斌主持会议。 李瑞峰指出,各地各单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回顾总结,肯定成绩,阵地提升、活动创新、服务供给、品牌选树有作为,全域收获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移风易俗工作新成果。李瑞峰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决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紧扣重点,全面发力,夯实落脚点、找准突破点、把握结合点,持续开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移风易俗工作新局面;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具体措施,明晰责任,汇聚合力,紧贴实际,强化考核,汇聚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移风易俗工作奋进力量
在台南市火车站前之兴南客运车站,搭乘往玉井方向之车次,车程约一个小时,在玉井站下车(只此一站),再搭计程车至苏老师自然疗法之家(车资约 150元),车程约10-15分钟。 1号高速公路在新化/西港交流道下,右转新化方向,接8号高速公路直走至终点,左转接20号公路往左镇、玉井,请继续参考(四.台南市至玉井)。 或1号高速公路在左营处接10号高速公路,直走至终点(旗山),请继续参考(2)经旗山、内门、北寮至玉井
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在压力之中有喘息的空间,亦提供各类型课程,如禅修课,让人们找回心灵的安息;美声课、茶艺课可让人们学习和欣赏美的事物;普拉提、香水班、手工皂等,把健康和可持续的理念落实到生活之中。另外我们也售卖优质有机公平贸易的产品,为人们的健康带来实际的效益,也为环境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因为人是离不开自然环境的。 菱乡米﹕2009年冬天,大量水雉被浸过农药的种子毒死,仅剩下数百只,于是台湾林务局与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合作,在台南官田推动自然共生的的生态种植,因而出产了这款菱乡米
亲友、员工、共有人或其他特殊关系间之交易;未登记建物; 10902 土地 善化区六分寮段121~150地号 400万 - 亲友、员工或其他特殊关系间之交易。; 10812 土地 官田区西庄段331~360地号 40万 - 10812 土地 官田区隆兴段1021~1050地号 32万 - 10811 土地 官田区西庄段691~720地号 4万 - 10811 土地 官田区番子田段631~660地号 100万 - 亲友、员工或其他特殊关系间之交易。;含增建或未登记建物
自102年台湾发生鼬獾狂犬病以来,仍有传出人被染狂犬病的鼬獾咬伤的案例,为防止染狂犬病的鼬獾感染给狗猫,进一步危及到民众的安全,动保处特别加强犬猫狂犬病预防注射工作,并采取下乡巡回注射的方式,来方便民众就近带犬猫来施打疫苗。 为加强防范狂犬病,动保处每年都会在狂犬病高风险区,办理狂犬病巡回注射工作,并透过区公所向里民宣传注射讯息。108年第2梯次的巡回注射工作将安排于5月底开始进行,针对狂犬病高风险区,包括东山区、大内区、山上区、新化区、官田区等5个行政区进行犬猫狂犬病巡回预防注射
菱角壳当垃圾烧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污染环境。台南市低碳办公室与官田区公所合作推动“菱角壳炭化减碳示范计划”,运用科技将菱角壳制成生物炭埋在土壤中当肥料,不仅封存二氧化碳,更可改善土质,减少使用化学肥料。这项成果今(8)日在官田区公所生物炭研习室与官田国中合办的“Fun假游官田-发现菱壳生物炭”活动中展示,吸引众多民众参观
5月13日,盛世集团董事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田达德先生带领一众盛世义工团队到访澳门捐血中心,一同挽袖捐血,来支持澳门血库供应充足,同时鼓励员工贡献爱心,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以延续生命。 盛世集团已连续四年举办团体捐血活动,活动得到超过20位员工响应,更有部分员工带同家属参与支持,共同回馈社区。盛世集团持续将献血助人的意识推而广之,冀在社会大众中引起共呜,共建关怀社区
本校创校于日治时期大正元年 (1912),已有百年以上校史,校址位于台南市大内区,北与六甲区为邻,西与官田区、善化区为界,南接山上区,东以乌山岭与玉井、楠西区相交,曾文溪蜿蜒曲折流经本区,是山区与嘉南平原的交界,于后则有群山环绕,曾是大武垄社、西拉雅四大社以及噍吧年社的迁徙之地,后为四大社的平埔族迁移至此,而汉人在大内的拓垦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杨氏家族中沿着曾文溪上行,到石仔濑登陆,开展了本区的发展,现仍保有许多传统的风土民情及人文历史的足迹。如大武垅公廨、杨家古厝、大内神社遗址等。 本系统仅供讯息揭露,地点使用相关法规(都计、建管、消防等法令规定)系属各主管机关权责,与本系统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