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铁一日生活圈的便捷交通系统,重新组构了二十一世纪的台湾,轨道运输系统的便利性,开始慢慢地改变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形态。从十八世纪末产业革命的蒸汽机发明开始,新式交通工具-蒸汽火车的出现,形塑了近代都市空间之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车站,车站一直以来都是现代都市空间中最具代表性的场域。台湾的铁道建设从1908年纵贯铁路的通车开始,西部平原纵贯铁道上的每个车站,曾经也是每座城市与乡镇的重要门户;然而随着1980年代私人运具-汽车的普及,以及都市外环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的完备,轨道运输系统的重要性,一度被忽略而从人们的生活形态中渐渐淡去。
然而,当1996年台北捷运、2008年高雄捷运的陆续完成,都市内四通八达的捷运系统,让人们出门时不需要大费周章去骑摩托车或开车,就能在都市之中轻易地移动,再上搭配由南到北的高铁系统,在高龄少子化时代下,退休而健康的高龄族们也能自由在城市间移动,甚至把触角扩及乡村,早上泡汤、下午种菜、晚上看戏,高铁一日生活圈的便捷性,让人们移动的选择性与范围更加地扩大,大家重新开始把生活焦点拉回到车站和捷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