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
事件: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5月8日13时49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试验船于5日18时,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验证了新一代载人飞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热、控制、群伞回收及部分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这也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迈出一步
人民日报北京6月5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二十三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每年发射2艘载人宇宙飞船。 《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近日正式发布。 《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专门介绍了有关任务的情况
2020年5月,在人类载人航天领域,两件大事引人注目—— 5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8日,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31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猎鹰九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载人“龙”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奔向国际空间站。 一个月之内,中美两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都有重大进展
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实质阶段。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出厂评审,首飞任务载荷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及返回舱试验舱。 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实质阶段
美国耗资3000亿的SLS火箭及登月飞船计划已经启动,预计2025年前后就能再次载人登月,中国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现在已经完成了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攻关。 据航天科技集团最新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今天开幕的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载人登月目前已经进行多轮方案深化论证,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具有更优的性能、更强的功能、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够将3名航天员送入环月轨道、2名航天员登陆月球
据新华社电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三人组成。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28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季启明说,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
提到中国的深海探测,88利来真人绕不开一群人,他们就是曾经驾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7000米级海试的“载人深潜英雄集体”。 进入21世纪,与陆地、天空、太空相比,人类在深海的探索进展最慢。由于深海环境复杂,仅压力太大、电磁不能传输这两项,就足以将众多人造装备挡在门外
本报讯 (记者 郭超 邢世伟)昨天上午,记者从中国载人空间站名称征集会上了解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行任务的准备工作,下半年先后发射升空,两者还将进行交会对接。在此基础上,载人空间站于2020年前后建成。 昨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名称征集活动发布会
北京6月5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实质阶段。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出厂评审,首飞任务载荷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及返回舱试验舱。 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实质阶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11月29日20时1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航天员费俊龙(右)、邓清明(中)、张陆在出征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11月29日20时1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
1992年9月21日,这是一个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代号为“921”工程。三十年来,工程相继突破和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成功将14名、23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艰辛探索与伟大实践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999年11月2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第二天准确着陆在预定回收区域,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重大突破。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由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高挑战历练而成的
12 月1 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在七〇二所组织召开了4500 米载人潜水器研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经过专家质询和项目组答辩,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会议成立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西北工业大学马远良院士、徐德民院士,中船重工七〇五所董春鹏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每年发射2艘载人宇宙飞船。 《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近日正式发布。 《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专门介绍了有关任务的情况
中国网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组合体管理、空间科学与技术实(试)验等各项任务
【权威快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未来五年,我国需要适时开展第二代载人飞船的研究。新一代的飞船应当兼顾地外探索和地球轨道运输等多项任务的需求,乘员人数可适应3至7人,具有重复使用能力,支持2至3年的停靠飞行,同时发展空间机器人技术。 根据这份报告,2020年前,我国将实施以载人空间站、月球探测、导航定位等为代表的重大工程,并逐步启动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战略工程
6月3日上午,“向阳红09”试验母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无锡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挑战中国载人深潜历史的新纪录。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中新社发 李一芳 摄 6月19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第二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6965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
近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核心舱完成发射场合练,五院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测试工作也已完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运载火箭和飞船研制团队全面落实上级和集团公司有关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计划有序推进。 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至今,研制团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在克服疫情带来的人员和工作上重重困难的同时,确保工作标准不降低,研制计划不推后,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
新华社酒泉6月5日电(记者李砺寒、张瑞杰)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开云官网(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请记好发财818988A.com)成立于1993年,围绕智慧城市以及通信接入两大业务板块,集自主研发、解决方案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79年,是一家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产业涵盖文化科技、电子信息高端服务、产城融合、新能源、物联网和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于2007年3月16日成立的大型市属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是成都市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美国耗资3000亿的SLS火箭及登月飞船计划已经启动,预计2025年前后就能再次载人登月,中国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现在已经完成了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攻关。 据航天科技集团最新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今天开幕的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载人登月目前已经进行多轮方案深化论证,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具有更优的性能、更强的功能、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够将3名航天员送入环月轨道、2名航天员登陆月球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7日电(记者黄明 张汨汨 张泉)据杏运平台 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杏运平台 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近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核心舱完成发射场合练,五院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测试工作也已完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运载火箭和飞船研制团队全面落实上级和集团公司有关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计划有序推进。 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至今,研制团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在克服疫情带来的人员和工作上重重困难的同时,确保工作标准不降低,研制计划不推后,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
左图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陈冬(中)、刘洋(右)、蔡旭哲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据新华社酒泉6月5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近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核心舱完成发射场合练,五院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测试工作也已完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运载火箭和飞船研制团队全面落实上级和集团公司有关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计划有序推进。 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至今,研制团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在克服疫情带来的人员和工作上重重困难的同时,确保工作标准不降低,研制计划不推后,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
6月29日,中国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结束震撼人心的天宫之旅,成功返回,圆满完成飞天任务。神舟九号载人飞行13天,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由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上海市宇航学会、中共长宁区机关工作委员会、长宁区科委共同承办的上海科普大讲坛暨第四十期院士专家讲坛“神九载人,入主天宫”于7月17日下午在长宁区区机关大厦报告厅举行
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共同评选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昨天正式揭晓。其中“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双双入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此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审词这样写道: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