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 2003 - 根据最新研究报导,中风的情况可能非常地戏剧化,例如患者可能会突然无法行动或说话等,但是像晕眩、麻木等症状,则更让人摸不着头绪,因为这些症状虽然明显却又容易让人忽略,研究人员表示,若无法辨认这些中风症状,就可能延迟中风患者的**医疗时机,到时即使原本最有效的疗法也发挥不了作用。
专家表示,时间是治疗中风患者的重要关键,中风患者若能即时接受适当治疗,便能减少脑部伤害。根据美国的中风治疗准则,有些疗法可能必须在患者发生中风症状的3小时内立即采用才有效,例如:血栓爆破(clot-busting)药物可恢复患者的脑部血流,降低因中风导致的失能现象。
中风的主要症状包括:言语困难、四肢无力、意识不清等,但其它较不明显的症状则有:
在这个研究中,研究人员检视German医院里储存超过一年以上的中风患者紧急呼救录音带,他们分析这些求救电话是否提到中风症状,以及紧急应变人员的反应时间,其结果发表于3月21日出刊的“中风:美国心脏协会期刊(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求救的病历中,25%有言语障碍、22%四肢无力、15%意识不清,而跌倒通常视要求紧急救护的主要原因,约占21%。
但求救者却很少提及一些较轻微的症状,仅10%的人提到有颜面无力的症状、麻木占8%,6%的人则会感到晕眩。
德国Freidreich-Alexander-Universitaet Urlangen-Nurnberg的Rene Handschu博士指出,许多患者都想等一会儿时间看看症状是否能自动消失或改善,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四肢麻木或晕眩、恶心等症状并未严重到需要打扰邻居来帮他们叫救护车。
事实上,只有大约20%的求救者表示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中风或暂时性的脑缺血发作(TIA)所导致,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果反映了一般民众缺乏中风症状的相关知识与了解。
这个研究也显示,从患者开始出现中风症状到要求救护车运送,期间平均要花38分钟的时间,然后救护车平均再花12分钟的时间到达现场、51分钟后才能到达医院,而到了医院又得花大约40分钟的时间投予血栓爆破(clot-busting)药物。
大部分患者在到达医院前就浪费了许多时间,虽然我们已经竭尽所能地减少院内延迟治疗的情况,但患者本身却是造成延迟治疗的最重要原因。
由此可知,我们仍然必须教育民众对非典型中风或不明显的中风症状的认识,尤其是中风高危险群的亲友,因为研究也发现,那些延迟呼叫救护车救援的患者通常都是年纪较大、独居、不了解症状的严重程度,或无法打电话的患者,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认为患者身边的亲友也必须对中风的可能症状有所认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