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其发生率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但不少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往往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发现,惟身体机能已大受影响,可逆转的机会很微。心脏科专科医生李楚山警告,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是一般人的五倍,及早确诊、积极治疗刻不容缓。心房颤动(又名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不正。李医生指出,出现房颤时,心房会以每分钟近300下的高速且不规律地跳动。一般来说,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病率越高;随着人口不断老化,房颤问题渐趋普遍。

中风是一种来得突然、让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当中七成与高血压有关。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的转变,一向被视为老人病的高血压,近年有年轻化趋势,增加中风的风险,情况令人担忧。港怡医院脑神经科顾问医生朱炎培指出,控制血压是预防中风的关键。高血压患者透过调整生活习惯,有机会不用服药或可减药量,同时减低中风风险。

不时听到心房颤动这个词语,大家可能未必联想到,其实是心律不正的疾病之一,例如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快,或者时快时慢,有时还感觉晕眩、全身乏力……而这些症状有机会是出现心房颤动的警号!

心脏专科陆毅康医生提醒,心房颤动(又称房颤、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中风及死亡风险较一般人高,但有许多患者却不自知!及早诊断并配合正确的药物及手术,能有效减慢心跳速度,部分患者的心律更可回复正常,减轻不适并降低中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