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24drs.com】有篇发表在中风(Stroke)期刊的瑞典研究发现,中年和老年人吃低脂乳制品也许能够降低中风的风险。 研究人员追踪近7万5千名男女超过10年,结果发现,那些吃最多低脂乳制品和饮料的人,中风风险比吃最少的人减少12%。 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Susanna Larsson博士表示,最合理的解释是,低脂乳制品可降低血压,而血压高是中风的重要风险因素
【24drs.com】荷兰的最新研究发现,喝咖啡、**、或是擤鼻涕等常见的动作,都可能让那些未治疗脑动脉瘤的患者中风,但一般大众没有这种问题。 脑动脉瘤患者的大脑血管壁很脆弱,通常会让血管壁像气球一样膨胀,如果破裂的话,可能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风;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Monique H.M. Vlak医师表示,虽然有2%的人患有这种脑动脉瘤,但很少会破裂。 研究人员在调查了250位脑动脉瘤破裂后中风的患者后发现,有8种会增加中风风险的诱发因素,包括咖啡、激烈运动、擤鼻涕、**、排便时太用力、喝可乐、被吓到、生气等,而咖啡及激烈运动与最大风险有关
2019年09月06日 发布 编辑:admin 真人版的超级英雄就在你身边!每天都有许多澳大利亚人,靠着F.A.S.T 口诀辨识中风症状,并协助拨打电话叫救护车,成功救人壹命。 今年的全国中风周(9 月2 日至9 月8 日),中风基金会将揭开这些超级英雄的神秘面纱,并带领更多民众认识脑中风常见的征兆。 中风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Sharon McGowan 女士表示,虽然中风极需把握黄金治疗时间,但所有患者都有机会被抢救
中风是造成死亡及失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台湾地区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6-8%及22-45%,而近年来成立中风中心并以血栓溶解剂治疗后,已大幅降低死亡率及改善治疗成果,但死亡率仍在3-18%,因此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ontology》的最新文章分析造成中风中心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因子。试验中,共2556位于中风中心患者接受头部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或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并依美国国卫院脑中风评估表(NIH stroke scale)及改良式雷氏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 mRS)评估中风严重程度。试验结果显示,80位(3.1%)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亡,其中14位(8.9%)曾接受血栓溶解治疗
【24drs.com】研究人员表示,美国心跳异常心房颤动患者需要血液稀释剂来避免中风,但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没有拿到。 根据最新研究显示,约有40%因为年纪或其他状况被视为中度至严重中风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其医生只有开立阿斯匹灵,而没有心房颤动建议开立的Xarelto(rivaroxaban)或warfarin等血液稀释剂。 心房颤动是指心脏的心房跳动快速、不同步,这种不规律心跳的结果是会形成血栓,且血栓会流到大脑,造成中风;血液稀释剂是用来避免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