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和一个发过PRL 的、正在和我一起写apj的外国年轻人聊了一会 对于研究的境界有了一些思考。

1. 也许应该叫研究方式,因为“境界” 这个词带有阶级情绪。

2. 理论型PRL 的工作一般都是前瞻型的,这样就意味着一般在一个人的旺盛的职业生涯中也许看不到科学产出。

3. 如果一个人不能为当前或者未来5-10年内的科学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工程做出具体贡献,例如写几篇prd(apj), 那么这个人的研究方式是好的吗?---灌水是必须的?

5. 如果没有大量prd (apj),如何在5年内成为xx学者,入选yy人才计划?

在仔细阅读老板这文章后,我想起些事情:

1. 07年我在马普的时候做过一些lisa 相关文献阅读,问一偶像: 引力透镜的引力波如何?大牛回答:lisa有人做,但是我个人感觉实现还很遥远。于是我就没跟进,转而做地面的一个问题。

2. 老板的这文章有这么一句:

我觉得就是这一句让这篇文章是JCAP 而不是 PRL 了。

而文献[19](PRL 2010)应该就是当年偶像说的有人在做。

但是当年就算我跟进,能在三年内做出来吗?

在想做点引力透镜-引力波-宇宙学的时候, 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