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全球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长者更是首当其冲。疫情不只影响他们的健康,也有波及日常生活。长者的心理健康在此情况下会很容易产生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或易怒;身体也可能出现头痛、食欲不振、肠胃问题或失眠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患上精神或情绪病的警号。
港大李嘉诚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长者行为及心理研究团队,在今年展开一项针对本港长者在疫情下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的长者在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下,自杀倾向比一般长者高出很多,相信主要是与长者的孤独感及应对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这艰难时期,作为子女或长者的亲友应多主动关心及联系身边的长者,即使是一个短讯,或者是一次简短的电话问候,也可带来正面的效果,甚或避免悲剧的发生。
长者本人亦可透过调整生活习惯、个人行为及心态取向,以提升心理健康质素。日常作息定时、饮食得宜及保持运动;做好防疫卫生,保持与亲友的联系,都是正面的个人行为。心态上亦要保持冷静,对身边的人和事怀抱着包容感恩之心,尝试维持正向思维。长者如发现自己的情绪受到困扰,亦应尽快向家人或专业人士求助。
<刊载于《am730》,2020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