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菌
[摘要] 目的:了解平凉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定期随机采样,按样品原有储存温度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按《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全年共采集405份样品,从15份样品中检出污染程度不同的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70%
摘要:目的了解甘肃省陇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定期随机采样按样品原有储存温度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按《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全年共采集288份样品从19份样品中检出污染程度不同的致病菌总检出率6.60%;婴幼儿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5.71%中式凉拌菜中致病菌检出率6.25%水果及其制品中致病菌检出率5.88%熟肉制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蔬菜及其制品和地方食品中均未检出致病菌
摘要:目的了解甘肃省陇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定期随机采样按样品原有储存温度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按《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全年共采集262份样品从34份样品中检出污染程度不同的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98%;共对7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分离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为8.06%;农贸市场和街头食品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00%和22.95%;散装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定型包装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1P<0.05)
摘要】 目的:了解陇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定期随机采样,按样品原有储存温度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按《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全年共采集288份样品,从19份样品中检出污染程度不同的致病菌,总检出率为6.60
人体的胃肠道在出生以前是一个绝对的无菌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内生长出许多微生物,包括有益菌、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真菌,它们共同构成肠道菌群。有益菌在消化道内对人体的消化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中不易分解的物质,如长链脂肪酸、蛋白大分子等。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真菌会导致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目的了解甘肃省陇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定期随机采样按样品原有储存温度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按《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全年共采集262份样品从34份样品中检出污染程度不同的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98%;共对7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分离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为8.06%;农贸市场和街头食品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00%和22.95%;散装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定型包装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1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