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低薪问题,行政院端出政策,还宣布第一季实质总薪资每月将近六万,创历史新高,但学者认为,这里面除了薪水,还包括年节、年终奖金,奖金不一定每年有,公布这个数字意义不大,上班族的感受也差。

主计总处发布,今年第一季实质总薪资每月5万9852元,创历史新高,但这样的数字却跟一般上班族的实际感受差很远。有民众认为,“你看服务业的话,我觉得基本上应该是不可能达到的,现在薪水落差,我觉得还蛮大的有点极端,所以我觉得这个统计不是那么的清楚。”

所谓的实质总薪资,就是除了企业支付给员工的月薪也就是经常性薪资外,还包括了红利、绩效、年节及年终奖金等非经常性薪资,学者表示薪资和奖金是两个不一样的部分,政府公布这样的数字实质意义不大。

台经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表示,“去年国际经济表现比较好,所以去年我们的外贸出口都是连续两位数,然后再加上去年股市也上了万点,所以在今年奖金发放上应该老板也是比较慷慨,所以这个数字多一点其实并不足为奇,我们知道很多绩效奖金、年终奖金,通常都第一季发放,所以我们的实质总薪资里面,因为包含了奖金,所以它会比一般想像的要多。”

学者认为,实质总薪资创下历史新高,未必能真正反映出台湾员工的薪资成长,现在上班族真正在意的,还是每个月领了多少钱,也提醒政府必须认清经济体系的运作,才能了解所得分配不均的问题在哪;如果只靠行政措施提升薪资,只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