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3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棉花里的父亲

章中林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热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一一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一一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枯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小题1】文章③一⑦段围绕棉花写了哪四件事情?
【小题2】请按要求品味语言。
(1)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一一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请简要品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2)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整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枯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请任选角度简要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3】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棉花里的父亲”的含义。
【小题4】第⑦段中有一句话:“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2023·吉林松原·一模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尊重每一个生命

爱玛胡

(一)

晚上,埋头趴在电脑前找资料,突然屏幕上弹出一个新闻窗。瞟眼,不相信,点开来看,是真的:杨绛先生走了,105岁高龄。

不知怎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虽然很小就看过《堂吉诃德》,可我对杨绛先生的了解仅限于她是钱锺书的夫人,而钱锺书是我最爱的两位中国作家之一,另一位是老舍。是在钱锺书去世后,她写的《我们仨》,让我了解她、心疼她、尊重她。在18年之后,他们仨团圆了。我感慨中国少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科室小医生知道我好读书,问我借《我们仨》。我很惊奇,他是从来不读闲书的。问为什么?他说朋友圈都被刷爆了,全是杨绛先生的各种文字。他想知道真实的她是什么样子。

(二)

上专家门诊,来了个老太太开防治心脏病的药,讲到注意事项时,我怕老人忌讳“心跳骤停”“死”之类的词,便说得很委婉。老人倒痛快;“我不怕,我已经到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捐献表,人死了,还能派上点用处,多好。器官老了不能用,皮肤总可以用吧,或者,做科学实验用,再不济,给医学院做解剖也行,骨头做成骷髅架子,我看你们骨科都挂着的。我儿子不同意,我问了,只要我态度坚决,表达意愿,能行。我相信,我儿子最终会理解我。我不愿在临死前还要遭各种罪,我是不愿被抢救的。人总有死,你说是吧医生?”我被老太太乐观豁达的态度感动了,握着她的手说:“我为您保驾护航,先好好活着,享受生活,再平平静静地百年。”

(三)

下班路上恰逢暴雨,我随着缓慢的车流朝家的方向行进。交叉路横七竖八的车堵在一起,谁也过不了,我前面两辆大越野车互不相让,挤在一条车道,都想着有机会先过。我索性拉了手刹,捡起副驾座位上备着的书做好长时间等待的准备。

隐隐约约的警笛声,透过雨声穿进车窗。凭医生的直觉:是救护车。这样的雨,这么多车,怎么走?我抬头环顾,在我的前面,隔着那两辆大越野车,忽闪着警灯的…果然是救护车,实在挤不进正向的车道,进了我们这条逆行道。可是两条道都是车,没有避让车道,怎么让?大约是没有希望过去,救护车灭了警灯。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挂上挡,打了右转灯,放下右侧车窗,缓慢向右侧挤去,冲瞄着我的隔壁车道车上的司机指指前面,又指指他的方向,示意我想给救护车让路,要挤进他的车道。其实,我心里没底,他会让我吗?我一辆车过去了,有用吗?我后面那么多车,会有人像我一样,让一条生命之路吗?前面还有那两辆大越野车堵着。

隔壁车道的车慢慢往后退,让我过去。我冲司机挥手,小心翼翼摆过去。看后视镜,突然心头一热,我后面的车都打着右转向灯,准备挪动到隔壁车道。大家车挤车,可秩序井然。前面两辆大越野车休战了,一辆车慢慢后退,另一辆也打起了右转向灯。

说起来漫长,其实过程大约只有1分钟。我左侧的车道空了,救护车明显迟疑了一下,才重新拉响警报,呼啸过去。我不知道它能畅通地走多远,希望它有足够的时间到医院。

在剩下的回家的路上,我心情激动,为我、为素不相识却有缘同行的司机们点赞。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小题1】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2】片段二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小题4】你认为怎样尊重每一个生命?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海南,岂能错过鹧鸪茶?

李冰洁

①在海南,每走进一家饭店用餐,服务员都会先端上来一大壶茶,而且几乎是同一款。其颜色浅黄、味道微苦,有类似中药的特殊香气。细问之下,得知这是被文人墨客赞叹千年的茶中灵芝-鹧鸪茶。

②鹧鸪茶干茶样貌奇特,海南岛上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街边小店,都随处可见——乒乓球大小的圆圆一颗,外面像粽子一般捆扎起来,20个左右串成一串,一般成串出售,几元钱一大串非常实惠。有人说像沙僧脖子上挂的大佛珠,但在北方人看来,这造型更像我们熟悉的辫子蒜。

这个茶球是怎么做的?见我好奇,皮肤黝黑的茶店老板操着一口海南口音的普通话讲解道:鹧鸪茶树是灌木,叶子比较大,采摘下来后不像传统茶类要经过杀青等工序,而是简单晾晒即成,应当属于毛茶,所以制作成的茶叶片也很大。

④晒干的鹧鸪茶叶片可以直接冲泡。为了便于携带和售卖,当地人会将茶叶采摘下来后几片相互叠加,卷成球状,再取晒干的椰子树叶一条一条作为绑带扎起来,系成一串后,放太阳下晒干或挂在房梁上自然风干。海南人家里待客,就是从这一串串的辫子上拽下一颗小球,直接开水冲泡,一壶味道清香独特的鹧鸪茶就泡好了。

⑤按照传统茶类的冲泡方式,泡鹧鸪茶采用的是上投法,即先加满一大壶热水,再投放茶叶。用大壶冲泡,也是因为叶片太大,便于冲泡后茶叶完全展开。

鹧鸪茶,跟鹧鸪鸟有什么关系吗?我又问道。老板笑笑,耐心地继续讲,早年间在当地方言中,人们把这种野生灌木叫作山苦茶,据说是上山劳作时顺手从树上采来回家泡水喝,因其味道微苦而得名。后来,也是传说,一个农民养了一只十分心爱的鹧鸪鸟,有一天鸟病了,不飞也不叫,整天打蔫,农民想起万宁那边山里有这种山苦茶,便翻山越岭采摘回来泡水喂给鹧鸪鸟喝。过了几天,鹧鸪鸟痊愈了,还活了很多年。这件稀奇的事慢慢传扬开,老百姓都说这茶能清热去火,就起名鹧鸪茶。这茶也成了家家户户最为日常的饮品。原来这小小一颗茶球还有这么多故事,我遂对它产生了更多好奇。

⑦我查阅资料,看到清代名医赵其光所著的《本草求原》中如此记载:鹧鸪茶,甘辛,香温,主咳嗽,痰火内伤,散热毒瘤痢;理蛇要药。根,治牙痛,疳积。看来传说中老百姓所言不虚,鹧鸪茶确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这是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在海南万宁东山岭写下的诗句。听说海南东山羊肉质鲜美、毫无腥膻,也被当地人视为将鹧鸪茶嫩叶作为食物的缘故。

⑨鹧鸪茶树因生长于山区,所以海南琼中、乐东、保亭、五指山等地都是它的产区,但以万宁东山岭和文昌铜鼓岭的鹧鸪茶最为出名。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如今万宁一带还保留着一个古老传统:每年农历五月初,当地村民就进山采摘鹧鸪茶,并采上一些其他植物的叶子用来配制凉茶,这种以鹧鸪茶为主的算是拼配而成的茶被称为五月茶,是每家每户代代相传、人人会做的茶叶。

⑩我原以为苦丁茶是海南茶的代表,这番仔细了解下来才发现,原来鹧鸪茶才更像海南岛的岛茶,往来如织的游客们常会买上几串鹧鸪茶作为伴手礼。当然,鹧鸪茶也在传承中创新,我路过一些礼品店,看到售卖鹧鸪小青柑茶的,暗自揣测会不会因为同是球形,又都香气独特,能润燥去火、润肺生津,才使二者结合得如此恰到好处?据探店的游客说,一些商铺还售卖鹧鸪茶的创意饮品,比如与黎族米酒结合的鹧鸪酒灼花,甘甜清香的味道吸引着很多年轻人前去购买。看来下次登岛,必须去尝尝了!

(摘自《人民政协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由每家饭店都出现的同一款茶,引出本文的话题-鹧鸪茶。
B.鹧鸪茶的得名与一个农民用“山苦茶”泡水喂鹧鸪鸟喝而救了它的传说有关。
C.文章引用田汉“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诗句,表明了海南万宁东山岭茶叶的有名。
D.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写到作者自己期待下次品尝鹧鸪茶的创意饮品,表达作者对创意饮品的肯定。
【小题2】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鹧鸪茶的。
【小题3】文章第⑦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4】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种以鹧鸪茶为主的、算是拼配而成的茶,被称为“五月茶”,是每家每户代代相传、人人会做的茶叶。
【小题5】文章标题为“在海南,岂能错过鹧鸪茶?”,用此标题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路深处冬日美

范广学

红彤彤的日头挂在西边地平线上,大地染上了一层金黄色。

村组水泥路上,快80岁的老林头掂着个看戏机,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戏曲,一边赶着一群山羊回家。小路两边稻茬田里,四五条菜牛悠闲地啃着茬草。胡大海赶着一群鸭子从田里走来,嘎嘎叫声愈来愈大,近前,我问胡大海养有多少只鸭子?“500多”,胡大海扬起右手叉开五指朗声说道,他一甩竹竿,杆头上的塑料袋呼啦呼啦响了起来,鸭子快速从身边跑过。

小路尽头是拐弯,往东是个大村庄,往西到河湾。遂往西骑,到了水泥小路尽头,眼前是一条土埂路,左边是虾塘,塘四周围有丝网,塘里养龙虾也种荷;右边是荷塘,荷塘里水清凌凌的。

一只水鸟,受到惊吓,一声鸣叫,扑棱翅膀划着水面窜远了,激起一道波纹。(A一棵硕大的白杨树枝丫间高高悬起的鹊窝清晰可见,两只灰喜鹊喳喳欢叫,在嬉笑,在玩耍。(B不远处凌空架起的高铁轨道上,标着“复兴号”的白色长龙呼啸而过,向北疾驰

从塘边摸一下荷叶,荷叶掉落,掐一下荷梗,梗便折断,梗和叶都已焦黄,一捏,哗啦哗啦响,稀碎,让人心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那是夏天的杰作,肃杀的冬天是残酷的,它撕碎了美丽,却又孕育着新的美好!大自然是无情的却也是有情的。

沿河湾走一百多米,有一小桥,二十年前,小河两岸的村庄人们通过这座小桥互相走动,人欢牛叫,鸡鸣犬吠,甚是热闹。如今,仅有这座小桥还在坚守。过桥后,取代昔日村庄的是大片的荷池、鱼塘、鸭舍、葡萄园……映入眼帘,塑料大棚一个挤着一个,一块写着“种植地方特色果蔬,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大宣传牌高高的矗立在田头,产品网销各地,种庄稼不再固守于传统模式,新一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着美丽乡村。金色的余晖渐渐黯淡,充满生机的土地安详美丽。

衰败,枯萎,孤寂,如果用这些词汇来描述冬天,那么你看到的只是表象,其实,冬有冬的风韵和执着

这里的塘,这里的路,这里的晚霞,是一幅多彩的冬日画卷,这里原来也这么美!

(《中国青年报》2021.12.22有测改)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所写的冬日美包含了哪些方面?
【小题2】阅读第④段划线句,任选一句赏析(从修辞角度)。
【小题3】理解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小题4】文章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