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棉花里的父亲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小题1】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文题的理解。
【小题2】请任选角度赏析句子。
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
【小题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⑩自然段的作用。
【小题4】“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16-17七年级下·吉林·期末
知识点:中国现当代作者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路由器也智能

①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我们家中的智能设备也越来越多,从PC到手机,从电视到平板电脑,任何一款能称得上智能的设备都需要连接网络,这也促成了路由器的第一次升级,即从有线路由到无线路由。

②但是,普通无线路由器只是满足了设备上网的需求,却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些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于是,智能路由器逐渐火爆起来,很多厂商纷纷推出智能路由器,像小米路由器、极路由等。

③智能路由器,即智能化管理的路由器,相比普通路由器,它更像一台个人电脑,其优点很多。首先它县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在线人数、浏览网页、在线时间,其次它拥有强太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此外,智能路由器还具有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④智能路由器正因为具有以上优点,它才更加智能,成为家庭存储中心和数据处理器,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网管设备,还是一个带有智能操作系统的入口平台,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智能路由器将承载着家庭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功能,控制着家庭的整个网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中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会与路由器相互连接。在整个家庭网络中,智能路由器处在绝对中心的位置,它有资格成为家庭中“信息的中心,连接的中心、娱乐的中心”。例如,你用手机在网上发现了一部极佳的电影,点击下载后,智能路由器使远程帮你下载并存入路由器中,最终共享至智能电视并呈现出来,供全家人观看。这样的体验是不是十分“智能”呢。

⑥当然,除了功能上的转变,智能路田器的“智能”还体现在用户体验上,它将一个单一功能性的产品变成了一个平台,除了管理和配置更加简单直观外,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安装APP插件来增加新的功能,让用户拥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⑦总之,越来越多带有鲜明个性的智能路由器陆续出现,将掀起一场“家庭网络革命”。在WIF1环境下,无论是PC、电视、还是手机、平板电脑,都无法“逃离”智能路由器的管控。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概念日益流行,智能路由器对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的链接还将向冰箱、空调、热水器领域延展,智能路由器的未来大有可为!

(原文有改动)

【小题1】试简要分析本文第一段的作用?
【小题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不能删掉,为什么?
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中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会与路由器相互连接。
【小题4】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5】智能路由器有哪些优点?
阅读《医生眼里的“穷人”》,完成后面小题

医生眼里的“穷人”

傅志远

⑴一个从高楼施工脚手架上摔下来的工人,被送到急诊室时出现重度休克。手术后,病人被转到重症监护病房观察,又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病人终于脱离险境,被转到普通病房。

⑵经过几周的疗养与复健,病人已经可以出院。他们预定出院的前一天下午,病人的妻子请病房财务先试算一下住院的费用。知道了应付金额,家属把我拉到一边,说:“医生,您之前提到的自费药,是不是真的要收那么多钱?这笔费用太大,家里只剩我一个人工作,根本付不起。能不能请您高抬贵手,帮我们打个折,或是让医保报销这一笔款项?”

⑶“如果经济上有困难,我只能帮你联系社工来协助。”事实上,钱的事情我真的插不了手。随后,社工人员与他们谈了很久,最后协商的结果是让他们分期付款,逐月还这笔费用。

⑷我本来以为这是最好的方案,岂料当晚,他们不辞而别,只留下空荡荡的病房,还有一些穿过的换洗衣服。夫妻俩就如同从人间蒸发了一样,甚至连门诊都没有回来看。我最后一次看到病人的名字,是在几周后,医院收到一份卫生局下发的公文,上面指称有病人投诉我们“滥收自费项目费用”。

⑸时隔多年,我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每当发生类似的事,我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生命无价?”总有一些家属在手术前给医生塞红包,这或许代表他们认为这条命值多少钱。只可惜,人可能被收买,死神却没那么容易被收买。生命无价,只要能救一条命,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值得。然而,在这个社会的角落里有另一群人,他们把金钱摆在健康之前,因为经济的重担让他们别无选择。

⑹又一次门诊时间,一位老先生由他打扮入时、珠光宝气的女儿陪同前来看诊。老先生前两天走路时不慎跌倒,浑身都是瘀青与擦伤。我撕下病人身上的纱布,一边检查伤口,一边教他们换药的方式。

⑺“纱布和生理盐水可以给我们一些吗?”病人的女儿指着换药工作车上的纱布说,“如果可以的话,美容胶带我也要一点。”

⑻“这可能有困难,药品我可以帮你开,但这些换药的医用材料必须自己准备。药店都有卖,价钱并不贵。”

⑼“价钱不贵也算钱,你们医院真小气。”她抱怨了一句。我也不想多做解释,就当没听到。由于伤口的分泌物与血渍残留,上一次覆盖的纱布已经粘在伤口上,当我把纱布撕下来时,老先生疼得连连皱眉。“医生,拜托你轻一点,我爸爸很疼。”病人的女儿不忍,赶紧在旁边提醒我。

⑽“药膏干掉之后纱布就会被粘住,必须忍耐一下。你们也可以选择人工皮,它是油性敷料,撕下来的时候不会那么疼。”人工皮虽然医保不能报销,但一般人知道有不那么疼的换药方式,很少会拒绝。

⑾“好啊!那就贴人工皮好了!”她说。我一边指示跟诊的护理人员帮老先生准备人工皮,一边跟病人女儿说明使用方式:“刚受伤的头几天,伤口的分泌物会比较多,必须比较频繁地更换人工皮。像你父亲这么多处伤口,一次换药大约需要五六片。人工皮需要自费购买,如果用完了,直接去药店就能买到。”

⑿“人工皮要自费啊?”老先生一句话也没说,他女儿却大惊小怪,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⒀“那人工皮一片多少钱?我爸爸大概要换几次?总共需要多少片?”她一连串问了很多问题,都是绕着钱打转。“一片几十块钱而已。像他这样的伤口,总共可能需要一二十片,顶多几百块钱。”我稍微估算了一下。从病人女儿手腕上戴的名表到手里提的名牌包来看,我相信几百块钱对他们而言不是问题。

⒁“你一开始不是说擦药膏就会好吗?药膏费用医保应该可以报销吧?我是不是只要买一些纱布就可以了?”她的问话让我有些意外,但确实只擦药膏也会好,所以我有些无奈地点点头。他们换完药后离开,但没多久又折返。“医生,请问一下,凭看诊的收据,去医院楼下附设的药店买药能不能打折?”当她知道没有额外折扣后,又是一阵抱怨,我只好请她离开。

⒂虽然类似案例总让我有些迷惘,但我还是会不改初衷地为病人看病,坚持“生命无价”的原则。

(节选自《读者》2018第2期)

【小题1】文中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2】请从刻画人物角度,赏析第⑹节划线句子。
一位老先生由他打扮入时、珠光宝气的女儿陪同前来看诊。
【小题3】从文中可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医生?
【小题4】文章标题中“穷人”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①退学读私塾、父母担当读经“家教”、课余“读经班”异常火热……据报道,针对少儿读“经”不断涌现的讨论,日前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特设“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专题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

②“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读经热、诵典潮,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时尚,这是对传统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更何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融入当下,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教育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目前,从戏曲、书法、武术进校园,到新教材增加古诗文比重,无不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既可行可操作,效果也可期可赞。

③不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媒体曾报道,某读经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

④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否则,妍媸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来,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⑤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⑥“有没有印度帝国没有关系,我们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曾有英国人如是感慨。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今天,只有我们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弘扬。

《光明日报》(2017年09月26日02版)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③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小题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诵读传统文化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