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关闹热!奉化这个安置小区打起了“美食”算盘
熙熙攘攘的人群、热气腾腾的菜品、四处飘香的庭院……10月29日早上9点,西坞街道四维村杨四新苑小区内热闹非凡,简单的食材在小小的院子里或煎或炸或煮,成为各具特色的佳肴。闻讯赶来的游客纷纷排起长队,接连体验小区的各色美味。

“以前没有在小区里吃过这么多美食,今天带儿子过来,吃了一些传统美食,豆腐串、牛肉面味道都很好,有点像记忆里小时候的味道。”市民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带着11岁的儿子特意开车从市区赶来,没想到这么热闹。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村民在自家的院子支起摊位,现场制作美食,邀请游客免费品尝。不仅有烤菜年糕、烤土豆、黄内糕等本地特色美食,还有杏仁酥、鸡蛋仔、曲奇饼干等各类西点。一户小院外,远远传来捶捣青团的“咚咚”声,不少游客围着捣臼观察青团的制作过程,看着看着也忍不住撸起袖子体验。

一户立着“欣欣蛋卷”招牌的小院里,村民韩素飞忙得脚不沾地。“我们这个新房子是去年刚搬进来的,现在附近旅游的人都多,成了美食小区。我家的蛋卷已经做了四年了,味道特别好,欢迎游客们来品尝、游玩。”韩女士开心地说。据了解,四维村杨四新苑小区是省地质灾害点杨四岙自然村整村拆迁安置小区,前些年,村民的房子大多位于山脚下,每年台风来临,整村都要搬到临时避灾点。去年年初,杨四岙村村民领上了“放心房”钥匙,搬进了新小区。这里地处万亩方核心区块东北侧,与西坞万亩方核心区块(瞭望塔)相距仅500米。今年国庆期间,万亩方游客量达到了20余万,而由于万亩方核心区块远离城镇,周边缺乏饮食供应等配套,许多游客抱怨游玩时买不到吃的东西,存在“饿游”现象,这也给杨四新苑小区带来了新的“商机”。

与此同时,村民离开熟悉的土地后,部分村民就近在周边企业就业,但仍有部分因年龄、技艺缺失等原因,闲赋在家,村民面临收入减少的状况。“我们调研发现,杨四新苑村民具有较多的农村传统食品制作特长,如桃酥、雪花酥、麦饼、青团、汤圆、烤牛肉、牛头宴等10多类特殊农村食品制作技艺。村民还有花木栽培技艺,结合各家庭院,既可以让庭院成为游客观赏盆景、购买盆景的场所,又可让游客在游玩万亩方后有小憩的场所、吃美食的场所。”村党支部书记邬德康介绍。据此,西坞街道党工委统筹考虑,通过“321”举措,推动杨四新苑打造“美食小区”“休闲庭院”。发挥杨四新苑区位、技艺、庭院3个优势,挖掘“2个致富点”,即打造美食小区,增加餐饮收入,摆放、销售村民自己制作的盆景,增加庭院经济收入,最终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目的,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再就业。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舌尖上的小区’打造,配套相关服务设施。比如大力发展民宿,游客到了这里不仅有吃的地方,还有住的地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鼓起‘钱袋子’。”村党支部书记邬德康说。

记者 郑连乔 王林威 通讯员 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