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形容佛法是绝对无价的,又说它有如能切断各种二元分别之网的金刚钻。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如穷极潦倒、愚昧无知的乞丐,毫无任何价值的概念。因此,当有一颗珍贵的钻石突然落入手中时,我们却不知道该拿它来做什么才好。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因此说不定会拿它去换一条热狗,或不经意地把它弄丢。这种情形竟出人意料地常常发生,因为有珍贵的佛法之处,就总会引来障碍,而当修行者引来障碍,这表示他的修行正在见效。若非如此,何来障碍骚扰,它们没必要去攻击那些修行不太好的人,因为那些人可能已经为自己制造足够多的麻烦了。话虽如此,我们遇到的许多障碍都是强大而恼人的。因此,我们藉由修持佛法的许多法门,试图发展出一种能力,来操控、欺骗、引诱、转化、忽视所有引来的障碍,其中最“高明”的方法就是把障碍视为“加持”。但是,要能真正这么做,需要很多福德。幸运的是,佛法提供了我们“供养曼达”的法门,这是所有积聚福德中最深奥的方法。噶玛·恰美仁波切说,像我们这种初学者去建造一座寺院时,内心不可避免地会生起一些不纯凈的念头或行为。在整个过程中,也必定会面临许多挑战,因此一旦竣工之后,我们必然会对它产生执着,或者产生各式各样的悭吝行为。然而,“供养曼达”的修持完全不会产生这种后果,也由于这种原因,它才如此重要。我们供养什么?从受供者的观点来看,任何种类的供品都是无关紧要的。因此,我们应该供养自己认为珍贵的物品。例如,向过去诸佛与菩萨供养自己的身体,我们就与释迦牟尼佛的身、语、意、功德、事业结了吉祥之缘。向现在佛,我们的上师供养身体,我们的身、语、意就成为完美的智慧法器。向未来佛供养身体,就圆满了能让我们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吉祥之缘。如果供养不属于自己的物品会令你不安,请记住,你对世界的感知完完全全是以你自己的方式,而非别人的方式。如果你打算将这个修持当作前行积聚的一部分,你就需要一个曼达盘,以及你所能积聚的、尽量多的供品。主要的修法供品则是各种谷物,不一定只是米。而你所加入的其它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你专注的对象来加强修持。虽然修持的法本上所写的,常常让人觉得好像我们是为了取悦诸佛与菩萨而做供养。但请诸位牢记于心,事实绝非如此,佛、法、僧三宝不可能被我们微薄的供养所贿赂、收买或影响,甚至连取悦都不可能。多想一想你就知道,传统上的供品,并非为了让诸佛与菩萨在世俗上“有用”而设计的。什么是“福德”,从某种角度来看,福德即是“能力”。事实上,它是让我们得以听闻、思惟、修持佛法,包括生起好奇心的能力。现今,我们的福德非常有限,以至于大多数的人都无法认知佛法有多么珍贵。我们不仅由于缺少福德而无法修持佛法,甚至少到连享受轮回的生活都不可得。我们如何诠释外在世界的讯息与经验,完全取决于自己积聚福德的多寡。然而,一旦开始积聚福德,我们的理解就会变得较深入而细微。积聚福德的一种方式,是供养或布施食物、钱财、鲜花、音乐等。不过,多数的现代人为了避免浪费,更喜欢将钱花在“有用”的东西上。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何荟供时供养酥油灯与大量昂贵的饮食,会让人们觉得浪费的原因。现代人缺乏福德去聆听佛法,也欠缺福德去听见其中真正所表达的内容。而且,经常在我们受过多次的佛法教导中,就会漏掉该次教导的重点。我们无法专注聆听,有时根本就没有听到,因为心太容易散乱了。即使确实听到了,也不会从其它角度去真正地听闻、理解与思惟自己所学到的内容。结果是,对那些经由我们筛子般的心所意外掉落进来的一些讯息碎片,我们却极为严肃地看待。——《不是为了快乐》#灵性觉醒 #放下执念 #智慧人生 #自我觉醒 #觉醒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