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小吃——荞麦扒糕
扒糕是石家庄周边的特色面食小吃,过去有句话:“正定府,三宗宝,粉浆、扒糕、豆腐脑”。其实不止石家庄,北京、山西有些地方也能看到。
扒糕既不是菜,也不是饭,既可当菜,也可当饭。吃时用刀削成长条小块,以竹叉扎取,蘸盐醋蒜泥、辣椒芥末,最宜夏季。其法:置大锅一口,加水和调料包烧开(亦有后放佐料的),徐徐撒入荞麦面(也有先调面糊再烧水煮的,不拘),用擀面杖不断搅动,至面糊粘稠擀杖直立不到停火。趁热以手沾凉水拍成饼状,晾在盖帘盘儿上。做成的扒糕青灰泛白,微红透亮,正面有几个手指印儿,下面是秫秸盖帘印儿。土灶做的扒糕除了荞麦的清香和调料的五香味儿外,还有柴火锅灶和草编席拍儿、锅帽特有的烟火气,我本人特别喜欢这种味道。近来有蒸箱蒸熟,省去手拍工序,直接晾成大块,像凉粉豆腐一样切着卖,总觉得不对劲,我一般不去买。
我觉得最好吃的扒糕,是以前在村里赶集地摊儿上吃的。时令刚刚入夏,树荫才成。半前晌,集上人声鼎沸,背阴墙下,斜撑着一片蓝布蓬,洒扫干净的地上摆了三两张白茬地桌,几个帆布马扎。卖扒糕的汉子托起一片扒糕,用飞薄的小刀,就手掌中利落地削成条块。装碗,筷笼中拿出一支竹片削成的小叉插到碗里。这时你坐在地桌边,用竹叉扎起一小块儿扒糕,先蘸了蒜泥,喂到小孙子嘴里。再来一块儿蘸了芥末,送到口中,打一个喷嚏。抬头和相熟的赶集乡亲打声招呼,你会觉得享福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