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喝酒一大怪:不见红星,不用茅台,老北京却偏爱这3款外省酒
京圈喝酒一大怪:不见红星,不用茅台,老北京却偏爱这3款外省酒
咱都知道,北京人在吃饭做事上都讲究“礼貌”跟“地道”,除了早饭爱喝豆汁,见面先问“您吃了没呢”,人家在喝酒上也有讲究。

酒桌上,不论新朋友还是老朋友,老北京人一般不劝酒,认为喝酒都是图一乐,要是酒好人家肯定自己都多喝了,那还轮得着别人劝?而且白酒度口感复杂,最重要的在于“品”。
这样按理说,当地鼎鼎有名的“红星二锅头”作为人人都夸赞的地道老牌酒,本应该是招待客人的常用酒,但此酒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①虽是地道纯粮,但的确是低端定位的酒水,拿来招待别人看起来是有些怠慢。
②产品布局全国上下,人家自己在家就能喝,没必要专门到北京尝一模一样的。

所以,也就难免会出现外地人发现北京人不喝红星的怪象。
另外现在市场上“品牌溢价”严重,茅台虽好但也不能常用,所以最懂喝酒的老北京们一般喜欢“猎奇”,口感好、性价比高才是第一准则,因此他们的酒桌上最爱喝的大部分都是外省酒,比如下面这三款“酒桌常青树”。
【一】衡水老白干(老白干型)
河北与北京相邻,这款酿造历史悠久的经典老白干自然是老北京们除二锅头以外的首选。

老白干兴起于汉朝,光是酿造史长达1900年,能在如此悠久的长河之中从未间断,经过一代又一代酒友们的考验,至今仍为大众们喜爱,可见其酒质之高。另外,此酒采用独特的“地缸发酵”,不仅有效得隔绝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使得酒体纯净无杂,更是成就了其杂醇油含量极低的品质,使得自古有着“醉得慢、醒得快、不上头”的特点。

其酒香味清,口感甘冽醇厚,入口时清雅协调,与汾酒相比多了一丝淳柔,饮后又明显回香,再加上品质价格实惠,的确是款值得品味的好酒。
【二】风云酱父 封藏(酱香型)
这是一款产自贵州赤水河畔的酱酒核心产区,由正宗大曲坤沙工艺酿制的优级酱酒,不仅茅香十足,价格亲民,其酿造工艺更是值得深究。

酿造人李长寿的父亲兼师父,乃是茅台老厂长、酱香之父李兴发大师,要知道,1964年茅台面临着酒体不稳的生产危机时,多亏李兴发厂长凭借总结出的“酱酒三大典型体”改良了茅台酿酒工艺,这才彻底解决了此次危机。
不仅提高了茅台的产量,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特殊津贴。

所以,李长寿酿制此酒时甄选富含单宁的优质小红粮,依照茅台工艺标准,经过反复蒸煮、摊晾,七轮次取酒后,又将中段优质基酒窖藏5年,并与12年老酒科学勾调,待滴滴醇香后才出厂。
酒香浓郁,酒色透亮微黄,入口时酱香味突出,酒液顺滑细腻,饮后有明显的粮食、复合型花果的返香,难怪老北京人喝了都爱不释手。
【三】宝丰酒(清香型)
一提起清香酒,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汾酒,殊不知作为上世纪经典的***名酒之一,宝丰酒也曾是清香酒的典范代表,早在大唐年间就被定为“贡酒”。

50年代初,此酒曾被多次用作接待外宾的指定用酒,再加上后来的河南名酒、中国名酒等头衔,更是一度拿下了当地90%的清香市场,名气大噪,老北京人也是在此时钟意于宝丰酒。

虽未清香型白酒,其口感却较为浓烈,与汾酒“清”不同的是宝丰酒重在“醇”,所以其入口时酒液醇厚饱满,细腻雅致,而且甘润爽口,回味悠长,的确是让人饮后久久难忘。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不知道大家都喝过上面这3款老北京爱喝的外省酒吗,欢迎评论分享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