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清香之源,一场清香之旅揭秘宝丰酒非遗工艺之美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每一个非遗项目的背后,都是一份技艺、一个符号、一种精神。在平顶山宝丰县有4项国家级非遗,分别为汝瓷烧制技艺、宝丰魔术、马街书会及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

5月18日-19日,在宝丰酒业举办的“寻味非遗里的国色—宝丰酒媒体采风团清香之旅”活动中,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知名自媒体达人等从自然生态、工艺传承、文化品味等多个维度了解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深度体验非遗名酒的生态之美、品质之美、文化之美。

生态之美-伏牛山天然清泉造就宝丰酒“品质之源”

此次宝丰酒媒体采风团清香之旅,把行程第一站设在尧山风景区,又以汝瓷遗址为终点,这些地点看似没有太大关联,其实是别出心裁的设计,寓意深远。

尧山所代表的伏牛山水源地生态之美,是宝丰酒的品质之源。尧山风景区不仅是风光秀丽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所属的伏牛山山脉,同时也是宝丰酒的水源地,宝丰酒酿造水源就是800里伏牛山的天然泉水。这里的天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上乘水质,经现代技术行测定,这里的水质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

好山好水酿好酒,800里伏牛山蕴育的百眼天然清泉,为宝丰酒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赋予了清香型白酒独特的风味与气质,成为我国清香型白酒的优势产区之一。

品质之美-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缘何成为国家级非遗?

现代宝丰酒的酿造工艺传承于940年前北宋时期的程氏酿造法,千百年来,宝丰酒的传承人不断精进创新,历经千年而不衰。1915年宝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1996年宝丰酒出口世界多国和地区、2019年宝丰酒曾作为第68届世界调酒师大赛指定用酒并荣获金奖、同年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大金奖获得国际评委的一致认可。

其实早在2022年,宝丰酒的传统酿造技艺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亮相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年会期间,宝丰酒通过产品展示、品鉴互动等多种形式,面向国内外观展嘉宾全方位展示了4200年酿酒文化。

现代宝丰酒传承人,以程氏古法六艺为基础,不断融合新技术和现代科研成果,凝炼出了新时代的“宝丰六艺”酿造法,并总结提炼了“六净归一”为核心的品质价值支撑,使清香宝丰的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那么,到底何为“六净归一”?

首先是,好曲制净。改变单一大曲的使用,选用大麦、小麦、豌豆三种粮食混合制曲,制成清茬、后火、红心三种大曲,因其曲心分别呈现白色、棕色、红色,因此称为称为“三色曲”。

蒸粮润净。精选优质高粱,均匀粉碎成4、6、8瓣,然后凹型堆积,加95度以上高温天然水,滋润24小时,掺拌均匀,再装入甑锅中蒸粮。蒸粮要求火候稳准,逐渐升温,循序渐进,达到“熟而不粘,内无生心”。

下曲归净。蒸熟的高粱均匀摊放于干净的通风地板上,温度下降至12℃时,按3:4:3的比例加入粉碎了的三种大曲,掺拌均匀,入缸发酵。下曲讲究低温下曲。

陶缸守净。宝丰酒采用陶瓷地缸发酵法,发酵前,地缸以95度以上的花椒水清洗三遍,既保证了发酵环境的纯净、卫生,又为粮醅中的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创造了好的环境。宝丰独创“鹅卵石+水”调控发酵温度和环境湿度,保证了地缸发酵环境温润适宜。

蒸酒留净。即采用“清蒸二次清”的传统工艺,清蒸原料、清蒸辅料,两次发酵、两次蒸馏。装甑蒸馏按照“轻、松、薄、匀、散、齐”的六字法进行,缓气蒸馏、大气追尾、上气均匀,掐头去尾,保证蒸馏效果,达到要求的特级品率。

摘酒取净。即通过观察酒花大小和停留时间长短,判断酒度、酒质,将高度、中度、低度酒分离开,按质摘酒,分级贮存,保证了原酒贮存的科学性,促进贮陈提质效果。

“六净归一”古法酿造成就宝丰酒“品质之美”

好曲制净、蒸粮润净、下曲归净、陶缸守净、蒸酒留净、摘酒取净。正因为有六净归一的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才造就了纯净舒适之美的宝丰美酒,而这种近乎严苛的酿造技艺,则是宝丰酒品质保证的基石。

“净”,即酿造工艺之洁净。宝丰酒酿造工艺贯穿“清、净”二字。清蒸原料,清蒸辅料,清茬发酵,清蒸馏酒,有效排除原辅料中的杂味,有利于乙酸乙酯复合香味的生成,保证宝丰酒的特级品质。埋在地下的陶缸作为发酵容器,不与泥土接触,减少杂菌污染,保证发酵过程更加清洁纯净。宝丰酒酿造全程可谓“一清到底”。

“净”,即宝丰酒体之干净。现代色谱仪分析研究显示,清香型白酒较之其他香型,所含微量成分更少,入口净、顺,无邪杂味,饮后身体感官相对更轻松舒适,醒酒更快;同时,有害成分(杂醇油、醛类等物质)更少,不上头,不头疼。作为清香白酒典范,宝丰酒的酒体、口感和工艺与伏特加等国际烈酒相似,清香宝丰酒对于国际消费者来说,口感障碍更小,更易被接受,并具有极佳的混饮优势。

文化之美-千年汝瓷与宝丰酒的历史渊源

汝瓷炼制技艺与宝丰酿造技艺同属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根同源,且发展历程在历史时间线上有多个交汇点。隋唐时,宝丰酒得到了长足发展,且有“唐兴宋盛”的说法。大唐王朝把宝丰所酿的“龙兴酒”定为朝廷贡酒(隋唐时宝丰为龙兴县,其所酿之酒顾名“龙兴酒”)。而汝瓷烧制工艺始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汝窑曾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宋代,汝瓷产地遍布在现今宝丰、汝州、郏县、鲁山一带,而本次清新之旅参观的清凉寺则是当时为皇室使用的正统官窑。

值得一提的是,在包括国色清香在内的多款产品上,都可以看到其瓶身均采用仿汝瓷经典器型——梅瓶造型,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和国色韵味的最好传承,更是汝瓷与宝丰酒这两个国家级非遗的“梦幻联动”。

寻味非遗名酒,探寻清香之源!此次沉浸式的清香之旅,让媒体切身感受到了宝丰酒的非遗之美及清香之韵,也彰显了宝丰酒的品质自信、品牌自信及文化自信。宝丰酒作为中国***名酒之一,豫酒中清香型白酒的“独苗”,肩负着名酒复兴、振兴豫酒的双重使命,相信在当前清香崛起,名酒聚焦的行业东风下,未来的宝丰酒会越来越好,也期望宝丰酒以自身的发展推动豫酒振兴事业的前进。同时,作为传播白酒文化的重要力量,广大媒体也将加入到名酒复兴、振兴豫酒的大业中,加强与宝丰酒业的交流与合作,讲好新时代的名酒故事,共同为豫酒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编辑:陈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