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太热,来一碗山西独有的荞麦灌肠,败败火

我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从小就爱吃山西的一道小吃——灌肠。后来,长大以后,走南闯北,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每次,其道灌肠,大家往往都有很多理解,可是全都不是我说的那种灌肠,知道这种灌肠的大概只有山西人了。

山西灌肠以荞面制成,所以又叫荞面灌肠。入口爽利,味烈开胃。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冷水将荞面打成糊状,将糊状的荞面放入小碟或小碗内,人锅蒸熟。蒸好的灌肠,形如碗碟,色灰棕,如瓷般细润油亮;略透明,不粘不连,软而坚韧,人手轻跳,弹性很好,所以山西平遥一带也把灌肠叫做“碗沱子”。

灌肠既可冷食,也可热炒,一律切条,非用小绿豆芽、老陈醋、灯笼红干辣椒,而不能显示出山西特有风味来。无论冷热,一律要拍蒜泥, 味道才足,蒜定要独头蒜用大厚刀在案板上猛拍才好,切出来的、出来的味道那逊色很多。当然也有的人爱加些卤,稠稠的,更加有淳厚的滋味在里面。

如果说北京灌肠、云南灌肠是把原料灌在肠衣里因而得名这是比较好理解的。那么山西灌肠为什么也叫灌肠呢?

因为,荞面不仅富含膳食纤维,同时养面含有的烟酸能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而荞面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渴的作用。

因此,荞面有“消炎粮食”的美称。而从前人们很有可能吃进些 杂物,如毛、草、灰尘等等,通过吃灌肠就可以把这些附着在肠胃内表面的脏东西清理下来。

所以这种食品就被称为“灌肠”。这样说来,这“慧中”的山西灌肠比“秀外”的北京灌肠和云南灌肠毕竟略胜筹了。

欢迎饕餮的小伙伴们,在下方评论留言,说说你喜欢的菜肴美食。还有,别忘了点赞收藏哦!喜欢饕餮的小可爱们,也要记得加关注哦!期待你的关注!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