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荞麦花开白雪香(散文)

荞麦花开

白雪

作者简介:王守仁,蒙古名:达尔罕夫,中华诗词学会、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通辽诗词学会副会长。曾任《长白山诗词》《文化月刊·诗词版》《诗词月刊》编辑、编辑部主任及《科尔沁诗苑》主编。现任《通辽诗词》执行主编。诗词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诗词》《大地文学》《星星·诗词版》《草原》《内蒙古日报》等报刊及《中华诗词年鉴》《中华诗词二十年选粹》《中华诗词文库》等。有作品获首届和第四届“华夏诗词奖”优秀奖和二等奖。

七月盛夏,北方的绿色,像潮水一般的满山遍野的漫涨过来,绿色生命肆无忌惮的泛滥着他的势力。听老人们说伏天正是庄稼拔节的时候,夜晚在庄稼地里可以听到苞米“咔叭,咔叭”拔节的欢快的歌唱。

农谚中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之说,所以,这个时候也正是播种荞麦的季节。犁铧剥开大地的衣裙,露出土地的原色,棕褐色的土壤散发出潮乎乎的气味,播下种子后的三、四天,小苗就顶着两片嫩叶,齐刷刷地拱出地面。在雨水的滋润和分享了阳光的温暖,大约半个多月荞麦就可以封垄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又恢复了原有的绿色。但是这种绿色一统天下的局面,很快就被荞麦花打破了。

八月中旬,一大片一大片的荞麦花开放了,荞麦花像雪那样洁白纯净,覆盖在绿色的叶子上,在轻风的吹拂下,像成群的白蝴蝶在淡红的荞麦茎上翻飞飘舞,生命尽情的绽放着辉煌、灿烂。走在荞麦地里,如置身于琼波雪浪,雪浪在身前身后翻滚,不知道是雪浪在追逐着我还是我在追逐着雪浪。在浓浓的芬芳包围着中,不能不沉醉在花的海洋里。向四周远处望去,白色、绿色成了这个世界的主旋律。荞麦花儿总状花序在植株的顶端滋生或在枝杈的腋窝里绽放。花儿两性,异花授粉。荞麦花儿有非常发达的蜜腺,散发着醇厚而淡然的香味,基本上是当年最晚的也是最有名的蜜源。荞麦花儿开的时候,忙碌的蜜蜂追逐着花香,采集着清香味美的花蜜,成群的蜜蜂嗡嗡唱着劳动的歌谣从四面八方飞来,在荞麦花上集会,然后和风一起,把荞麦花的芳香散布在田野上,小河畔,村庄里。

记得白居易有一首诗写到“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南宋杨万里《秋晓出郊》诗中说“初日新寒正晓霞,残山剩水稍人家。霜红半脸金樱子,雪白一川荞麦花”。我最喜欢的还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我读古诗时还读到了许多赞赏荞麦花的诗,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荞麦花有着怎么样的感情啊。

阳光下的蓝天,绿野,白雪般的荞麦花海,使人引发无限的遐思。《百芳谱》中找不到荞麦花的身影,由于她的卑微平凡而难登大雅之堂。荞麦花不富贵,不艳丽,更不娇嫩,平平淡淡,简简单单。荞麦花虽然雪白,但根茎却是红色的,热血在身体内奔腾,在心中燃烧,却把洁白举在头顶。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开了,人们都张开了鼻翼,呼吸着荞麦花甜蜜的气息,脸上洋溢着喜悦。

没有娇艳欲滴的花瓣,没有使人一见生情的姿色,没有独领风骚的魅力,花瓣极小且平淡,如果你在任何地方偶然看见一、二株 她的花朵,你眼光只会漫不经心的从花枝上扫过,因为,她太平常、太微不足道了。但在田野上播种的大片大片的荞麦地上,她用积微成著的精神和力量,灿烂成花儿的海洋。站在花阵里,你会感觉自己的微小,会不自觉的赞叹、感慨生命的奇妙。荞麦花落了的时候,也是悄悄的,不像桃花、梨花、杏花、玫瑰花飞落时那样颓废,那样引人伤感 ,引人生出无限的惆怅。

当荞麦花枯萎时,一粒粒暗褐色的荞麦籽粒,便羞答答的露出头来,庄户人家知道,今年的荞麦丰收了。成熟的荞麦籽粒是瘦削的三棱型,棱角显得坚硬锐利,没有其他庄稼的籽粒那么圆润。六毫米长短的荞麦颗粒表皮呈暗褐色,咬开里面却是白色的。但经过碾压磨成面后,面粉呈现灰白色,揉成面团在手掌中会感到缺少小麦面粉的洁白、纯净和筋力。所以,北方人多用来包饺子和切面条、压饸饹、削面片。蒙古民族食品中,荞面占有较高的地位。除了汉族普通做法外,还用荞面烙的锅出溜,荞面做猫耳朵汤或者牛犊汤。

在全屯百多位家庭主妇中,母亲的猫耳朵汤做的 最好。荞面揉好了,搓成拇指粗的小面棒放在手掌中,然后用拇指压扁,再轻轻的向前搓动,面就卷起来,真的像猫的耳朵。锅里的野鸡肉块熟了后下入锅内,肉汤在翻着花,鸡肉和猫耳朵飘浮着又沉下去,缕缕香味弥漫在灶房。其实,最有特色的还是牛犊汤。揉好的荞面擀薄了,用刀划成小棱形,在开水中煮熟,再放入烧开的鲜牛奶中,那叫牛奶牛犊汤;放入芝麻羹中的叫芝麻牛犊汤;放入苏籽羹中的叫苏籽牛犊汤;还有小麻籽牛犊汤;乌日莫牛犊汤····虽然都是荞面,但却是各有各的味道。

现代科学证明,荞麦籽粒富含赖氨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B1、B2、E、钙、磷、铁、芦丁等,是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同时也可以入药。荞麦的茎秆、糠壳和麦皮可以做饲料,用荞麦皮装制的枕头,不但感觉适宜,也对人的身体大有好处。

农村人民公社解体后,集体生产队也随之被包产到户和单干取代,现在再也看不到大片大片的荞麦花了。 母亲去世后,也吃不到猫耳朵汤和各种味道的牛犊汤了。荞麦花已经成为心灵上的永久记忆,猫耳朵和牛犊汤却时常在梦中出现与回味。